[实用新型]一种旋转自流式扦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8194.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孔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自流 式扦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种粮食和油料种子以及颗粒状固态物料的扦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车载袋装、散装粮食、花生等粮油作物运输车进行自动扦样的旋转自流式扦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扦样机械其工作原理是靠摇臂和刚性空心管钎杆插入物料内部,然后靠吸风机产生的负压把物料吸入取样容器,因为其工作原理是靠负压改变物料的状态,即由静止状态转变为逆重力状态而提出,致使其提出样品的代表性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成份,主要原因是;由于物料中颗粒大小不同并且因受形状、比重、质量大小以及杂质和水分不同等因素的限制,这样,在负压提出时,质量小的,形状圆滑的,干燥的物料或杂质由于其质量小,流动性好,其运动方向首先会改变,也就是首先被提出,而物品特性反之的物料和其它成份则因为上述原因就相对稳定,也就不容易提出,这样最终导致得到的样品其真实性和代表性便大打折扣,也就失去了抽样分析的依据;特别是对花生米、玉米等本身形状不规则,杂质多或水分差异大的物料,风吸式扦样机因受工作原理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完成真实的抽样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过钎杆插入物料内部自动提出样品、代替人工取样、所取的样品更具代表性、适用性广的旋转自流式扦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自流式扦样器,包括底座、旋转立杆、摇臂和电机,其特点是在外旋管位于摇臂上方的端头上固定有顶盘,外旋管的下部穿过摇臂,内旋管插入安装在外旋管内并可在外旋管内转动,内旋管的上端通过转臂连接气缸,内旋管和外旋管的下部设有料口,固定在摇臂上的电机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外旋管上下移动。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外旋管的下端为尖角。
本发明新型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是在外旋管位于摇臂上方的端头上固定有顶盘,外旋管的下部穿过摇臂,内旋管插入安装在外旋管内并可在外旋管内转动,内旋管的上端通过转臂连接气缸,内旋管和外旋管的下部设有料口,固定在摇臂上的电机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外旋管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是在外旋管和内旋管插入物料内部后,通过气缸带动转臂、内旋管转动,使内旋管和外旋管的下部设有的料口重合,物料靠周围的挤压力和本身的重力自动流入内旋管空腔,这样,其提出的样品成份便完全跟物料的成份相同,因此,其代表性跟实际物料中的成份几乎完全一致,抽样的结果能真实反映物料的成份,供人们对所测定的物料内的杂质、水分、破碎率等成份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物料注满后气缸逆向动作,带动内旋管逆转,使内、外旋管的料口错开,避免取得的物料流出,完成取料工序,电机带动外旋管和内旋管上下移动,实现插入和提起的功能,取料后,内、外旋管等在摇臂的带动下到达设定的收样位置,内旋管二次旋转打开,物料自动流入盛样器具,并关闭等待下次取样指令;外旋管的下端为尖角,便于插入物料内;本实用新型由于其工作原理物料形状、重量等因素的影响,提出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更接近于实际状况,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又由于物品的抽样定性是每个组织每批物料在交易,仓储加工等环节必须做的工作,因此使其具有很高的开发使用价值和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外旋管部位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旋管部位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旋转自流式扦样器,参照图1、图2,是在底座1上安装有旋转立杆2、旋转立杆2的上端固定有摇臂3,外部动力带动旋转立杆2和摇臂3升降转动,上述结构与现有常规技术相同,在外旋管6位于摇臂3上方的端头上固定有顶盘5,外旋管6的顶盘5以下部分穿过摇臂3,内旋管7插入安装在外旋管6内并可在外旋管6内转动,内旋管7的上端通过转臂10连接固定在顶盘5上的气缸4,内旋管7和外旋管6的下部设有料口8,内旋管7的料口8要保证能够在气缸4的带动下实现与外旋管6的料口8的错开和重合,固定在摇臂3上的电机9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外旋管6上下移动,这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
实施例2,一种旋转自流式扦样器,参照图1、图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外旋管6的下端为尖角,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8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染片夹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制动性能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