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负载的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8164.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2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刚;时国友;刘笑昆;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通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5/00 | 分类号: | G07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负载 票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助服务终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负载的票箱。
现有技术中的自助发卡机票箱,票卡抬升方式一般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指票箱外部提供动力,由控制端抬升票卡;被动式指票箱内部增加额外抬升机构,自动抬升票卡。两种方式比较,主动式可有效控制票卡抬升高度,确保票卡处于可靠压力范围内,避免因压力过大或过小导致的票卡磨损、推卡失败、塞卡等问题。
主动式票卡抬升的票箱中,票卡抬升动力全部由电机提供。当票箱满箱工作时,票卡重力大,需要使用大功率电机或使用大的传动比方可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使用大功率电机或使用大的传动比,导致自主发卡机体积庞大,整机成本增加。主动式票卡抬升机构位于票卡发售设备上,由票卡抬升电机带动一支撑杆上下运动,票箱上面设计一槽型结构,供支撑杆深入票箱并托动票卡上升和下降,票箱周转过程中票卡容易被取出,票箱内票卡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一种降低负载的票箱,本实用新型无需使用大功率电机或大的传动比,可减小自主发卡机体积,降低整机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降低负载的票箱,包括箱体内部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一侧设置有托盘组件,所述托盘组件与导向结构连接,并且与同步带和弹性结构连接,所述同步带与动力输入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结构由蜗轮和蜗杆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与箱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降低票卡抬升电机负载要求,无需使用大功率电机或大的传动比,减小了自主发卡机的体积,降低整机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票箱箱满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票箱箱空时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动力输入结构,2、托盘,3、箱体,4、导向结构,5、弹性结构,6、托盘组件,11、蜗轮,12、蜗杆,13、同步带。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降低负载的票箱,包括箱体3内部设置有托盘2,所述托盘2一侧设置有托盘组件6,所述托盘组件6与导向结构4连接,并且与同步带13和弹性结构5连接,所述同步带13与动力输入结构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入结构1由蜗轮11和蜗杆12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结构5与箱体3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票箱包括动力输入结构1、托盘2、箱体3、导向结构4和弹性结构5。动力输入结构1包括蜗轮11和蜗杆12,蜗轮蜗杆可实现自锁,票箱运输过程中托盘2不会因票卡重力下降造成票卡散落。动力输入结构1通过同步带13与托盘组件6连接在一起,当票卡电机输入动力后,同步带13可带动托盘组件6进行上下移动,实现票卡在票箱中的上升和下降。托盘组件6与导向结构4连接在一起,且托盘组件6可沿导向结构4移动。弹性结构5一端固定在托盘组件6上,另一端固定在箱体3上。当票箱箱满时,托盘2处于票箱底部,弹性结构5处于拉伸状态并给托盘结构施加一与票卡重力方向相反的力,可抵消一部分或全部票卡重力,降低票卡抬升电机负载要求。
如图2所示,当票箱将空时托盘2位于票箱顶部,弹性结构5处于拉伸状态,但是拉伸量小于票箱箱满时的状态。弹性结构5给托盘2施加一与票卡重力方向相反的力,可抵消一部分或全部额外负载,降低票卡抬升电机负载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通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通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8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轨迹回放系统
- 下一篇:基于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的双重身份认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