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音型耳套及具有该透音型耳套的入耳式运动型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38079.4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炜诗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张立娟 |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九龙湾临兴***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音型 耳套 具有 入耳 运动型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透音型耳套及具有该透音型耳套的入耳式运动型耳机。
背景技术
入耳式耳套又称为密封型耳套,只适用于静态环境使用,并不适用于户外活动、行走或做运动时使用。
原因是:密封型耳套的隔音能力可以达到25~35dB,会把耳朵外任何的声音变化消除;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判断安全或危险,除了依靠视觉判别外,同时需要用听觉来分析周围声音变化,作为判别身处环境安全与否的依据;例如使用密封型耳套听音乐的人士,当置身在繁忙的街道上,或进行任何的户外活动、运动,或者是散散步,高速疾驶的汽车声,汽车响号,急速飞驰的对象,撞击声响,石头滚动声响、旁人的呼唤,路旁野狗吠叫,密封型耳套把外界所有的声音隔绝,这些急促的声音被隔绝,以至无法触动听觉上的自我防御的反应,单凭视觉作为自我对四周的防卫,往往太迟了,并不足以对特变的环境实时作出应有的自我保护反应。对于边听音乐边进行活动、行走或做动时的人士,错用密封型耳套,会让自己所置身的环境,增加了不安全的风险和变量,容易造成原本可以避免的伤害,甚致人命伤亡,并且,使用者在运动期间会有大量的汗水挥发,耳道内的汗水会由于耳道被封密造成积压,容易造成细茵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音型耳套及具有该透音型耳套的入耳式运动型耳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音型耳套,包括音乐导管和与所述音乐导管连接的塞帽,所述塞帽与所述音乐导管之间设有环形腔体,所述塞帽上设有透音排气孔,所述透音排气孔与所述环形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音排气孔的一端设有透音排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乐导管包括音乐输入端和音乐输出端,所述透音排气槽靠近所述音乐导管的音乐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帽与所述音乐导管的音乐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帽为环形锥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帽为弹性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帽为绕所述音乐导管的轴线旋转180度所形成的旋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塞帽为一弧形边绕所述音乐导管的轴线旋转180度所形成的旋转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透音型耳套的入耳式运动型耳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音型耳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音乐导管将音乐导入耳朵,同时可通过透音排气孔将外界声音也导入耳朵,保持音乐与外界声音的分隔度,在活动期间,享受听音乐的同时,既保持音乐听分隔度,仍然可以适度地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让使用者在享受音乐和对周围环境的自我保护,取得恰当平衡,在运动期间会有大量的汗水挥发,可通过透音排气孔来确保耳道保持空气流通,让耳道内的汗气可以自由挥发,保持耳道干爽,减低细茵感染的机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透音型耳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中的附图标号为:塞帽1;透音排气孔11;透音排气槽12;音乐导管2。
如图1所示,一种透音型耳套,包括音乐导管2和与所述音乐导管2连接的塞帽1,所述塞帽1与所述音乐导管2之间设有环形腔体,所述塞帽1上设有透音排气孔11,所述透音排气孔11与所述环形腔体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透音排气孔11的一端设有透音排气槽12。
如图1所示,所述音乐导管2包括音乐输入端和音乐输出端,所述透音排气槽12靠近所述音乐导管2的音乐输出端。
如图1所示,所述塞帽1与所述音乐导管2的音乐输出端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塞帽1为环形锥体。
如图1所示,所述塞帽1为弹性体。
如图1所示,所述塞帽1为绕所述音乐导管2的轴线旋转180度所形成的旋转体。
如图1所示,所述塞帽1优选为一弧形边绕所述音乐导管2的轴线旋转180度所形成的旋转体。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透音型耳套的入耳式运动型耳机,包括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音型耳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炜诗,未经林炜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8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E型卡环固定铜棒式结构
- 下一篇: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