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电加热的电源引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7422.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东;杨铁军;邰兴灵;王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3B18/00 | 分类号: | C03B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诺孚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2 | 代理人: | 魏永金 |
地址: | 066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锡槽电 加热 电源 引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引入装置,尤其是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电加热的电源引入装置,属于玻璃生产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设计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锡槽电加热电源引入装置大多采用上进线方式,对于特种浮法玻璃锡槽宽度过窄的生产线,由于工艺需求和加热元件硅碳棒的老化需要经常要更换。因此采用上进线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合理,能满足特种玻璃窄锡槽浮法生产线工艺要求和其他锡槽浮法生产线的特殊工艺要求时的电源引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法玻璃锡槽电加热的电源引入装置,其特点为:它固定安装在锡槽侧壁靠近边封的上部且对准并与穿设于该侧锡槽壁的硅碳棒外端连接;该装置设有:
一硅碳棒接线箱壳体,其一端的周边与所述锡槽侧壁焊接固定;在该硅碳棒接线箱壳体的上方开设有一安装孔;
2个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插入所述安装孔内;在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通过该安装孔处还夹装有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
所述上绝缘件水平且间隔开有2个通孔,分别通入2个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所述下绝缘件紧贴于所述上绝缘件的下方且通过一锁紧螺母固定;所述上绝缘件与所述下绝缘件将2根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锁紧固接在所述硅碳棒接线箱壳体上;
2个导电的铝编织带,各自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的下端固接;所述铝编织带的下端通过一弹簧夹具与所述硅碳棒端夹接固定。
上述的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为导电体,其材质为铝合金材料。
上述的硅碳棒接线箱壳体为钢质材料;上述的锁紧螺母材质与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的材质相同。
上述的上绝缘件为整体件,其外形与所述安装孔形状吻合。
上述的下绝缘件为整体件,其外形与所述上绝缘件相同。
上述的下绝缘件为分体件;分设为2个下绝缘件且与所述上绝缘件套装的2根所述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分别紧固连接。
上述的上绝缘件和所述下绝缘件的材质相同,均为耐高温绝缘材料。
上述的耐高温绝缘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或石棉材质中任一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铝合金材料的优良导电性能和其在高温环境下氮氢混合气体中的稳定性能,解决了现有工艺中锡槽边封在正常生产时锡槽内氮氢混合气体易泄漏,尤其是在更换硅碳棒元件时需要打开边封,这时锡槽内氮氢混合气会大量泄漏的缺陷。2)由于锡槽的保护气体是由顶部引入锡槽,而锡槽在玻璃生产时要求密封,采用侧插式电源引入装置的介入并不改变原有锡槽的密封条件,并且整个电源引入装置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密封的各种方案,使锡槽密封更可靠。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上绝缘件、下绝缘件和锁紧螺母在安装到硅碳棒接线箱体时已经固定;因此,在更换不同型号的U型硅碳棒时没有问题的器件或满足工艺要求的不用更换,只在必要时更换导电用的铝编织带和弹簧夹具,完全可以满足工艺需求及加热元件硅碳棒的老化需要经常更换的要求;其结构简单、便于更换及安装,应用方便,有益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引入装置与锡槽侧壁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结构联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源引入装置安装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浮法玻璃锡槽电加热的电源引入装置,安装于该浮法玻璃锡槽钢壳体11的侧壁上;它设置有:硅碳棒接线箱壳体、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上绝缘件、下绝缘件、锁紧螺母、导电用的铝编织带、弹簧夹具;其中,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为导电体,为上部变压器出线电缆与硅碳棒的电气连接件;上绝缘件与下绝缘件均为将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与其安装的硅碳棒接线箱壳体之间的绝缘部件,通过锁紧螺母将上绝缘件、下绝缘件与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锁紧固定在硅碳棒接线箱体壳体的安装孔内;
铝编织带为硅碳棒附件的连接件,通过该铝编织带将电源引入接口连接件与锡槽槽钢侧壁通设的加热元件连接,加热元件为硅碳棒;铝编织带导电为硅碳棒供电,对锡槽内腔进行加热。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7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通信的智能家电控制器
- 下一篇:管理风扇转速的服务器机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