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640.5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回收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油污,难免会对厂区道路造成污染,而对于燃料为煤的玻璃工厂中还会有较多的粉尘、煤渣污染。这些污染物会随着雨水流入管道排走,造成水源污染。目前,大多玻璃工厂并无针对雨水做处理,雨水由厂区雨水井直接排放至市政管道中,造成环境污染。此外,厂区生产用水补充部分为自来水补充,未对厂区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造成水资源浪费,并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将雨水收集并回收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充分利用雨水作为生产补充用水,节约水资源。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
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
至少一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粉固体污染物的重力分离池;
至少一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油污的隔油处理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重力分离池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于所述重力分离池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重力分离池还设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隔油处理池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于所述隔油处理池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与所述重力分离池相连,所述重力分离池与所述隔油处理池相连;或者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与所述隔油处理池相连,所述隔油处理池与所述重力分离池相连。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回收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池,用于分离过滤所述雨水的杂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回收处理系统还包括油污储存池。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雨水回收处理系统还包括泵站,用于提供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增设了重力分离池和隔油处理池。重力分离池的出水口设置在池的上方,利用粉固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煤渣和粉尘)的密度比水大,其沉降于池底的原理,使粉固体污染物与雨水分离;而隔油处理池的出水口设置在池的下方,利用油污的密度比水小,其浮于水面的原理,通过其他设备或人工将浮于水面的油污收集,使油污与雨水分离。因此,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污染物的物理特性即可实现雨水的分离及回收处理,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作为生产补充用水,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的重力分离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的隔油处理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回收处理系统1的第一实施例, 包括: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收集装置11;至少一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粉固体污染物的重力分离池12;至少一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油污的隔油处理池13。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1与所述重力分离池12相连,所述重力分离池12与所述隔油处理池13相连;或者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1与所述隔油处理池13相连,所述隔油处理池13与所述重力分离池12相连。
优选的,雨水回收处理系统1包括多个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粉固体污染物的重力分离池12,以及多个用于除去所述雨水的油污的隔油处理池13,以便对雨水进行多次循环处理,改善雨水的分离回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玻璃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固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煤渣和粉尘。因此,重力分离池12主要是为了分离煤渣和粉尘。
参见图2,所述重力分离池12设有第一进水口121和第一出水口122,所述第一出水口122设于所述重力分离池12的上方。
重力分离池12的第一出水口122设置在池的上方,利用粉固体污染物(主要包括煤渣和粉尘)的密度比水大,其沉降于池底的原理,将雨水和粉固体污染物分离。当雨水源源不断地通过第一进水口121流入重力分离池12时,雨水同时通过第一出水口122流出,而粉固体污染物则留在重力分离池12内,从而使粉固体污染物与雨水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6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凝水回收系统
- 下一篇:带有吸收波能及防止反射波能干扰的超声波加速沉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