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混合研磨高温超导初始粉体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606.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4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焦玉磊;郑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2C19/16 | 分类号: | B02C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茵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混合 研磨 高温 超导 初始 振动 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导粉体研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研磨高温超导初始粉体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
背景技术:
在制备高温超导块材和靶材所需的超导前驱物粉体时,通常采用固相烧结法合成高温超导粉体(REBaCuO,RE:Y、Gd、Sm、Nd、Eu等),其流程是先把原料RE2O3、BaCO3、CuO按名义化学组分称量并混合均匀,然后再入高温炉进行烧结。研究发现,如果初始原料混合不均匀,严重影响后期烧结粉体的均匀性,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设备手段混合初始原料,以便获得成分均匀一致的混合原料,为后期的工艺提供必要的保证。由于RE2O3、BaCO3、CuO这三种粉体粒度都比较细,很容易聚集,用一般的球磨方法混合很难获得均匀的混合粉体,而且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费时费力。
振动磨样机是物料装在研磨钵内,研磨钵内有破碎环和破碎锤,电机带动偏心锤高速旋转,形成振动撞击力和摩擦力,在2-6分钟内迅速将物料制成80-200目(0.175-0.075mm)微粉状的试样。因此,在制备高温超导粉体时选用振动磨样机对初始原料进行混合研磨,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研磨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出料很均匀,完全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现有市售的振动磨样机的研磨钵一般有普通合结钢型、高锰钢型、耐磨合金型、铬钢型、碳化钨型等。然而,这些材料或多或少会对超导粉体带来污染,而这些污染对后续工艺及超导材料的超导性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尽管碳化钨型影响较小,但其价格十分昂贵。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者采用紫铜材料制作研磨钵,这是因为铜是超导粉体的组成元素之一,同时,超导初始混合粉体硬度较小,对铜研磨钵的磨损也较小。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紫铜研磨钵使用一段时间后,底部圆周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结合处磨损严重,这是由于磨样机支撑架是合金钢,硬度比紫铜大很多,在高速振摆过程中,容易对紫铜研磨钵造成磨损,最终导致紫铜研磨钵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配合不好,使紫铜研磨钵无法被固定而淘汰,造成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必须对紫铜研磨钵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紫铜研磨钵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紫铜研磨钵底部增加一个低碳钢套,使其上部与紫铜研磨钵底部紧密配合,下部与磨样机支撑架极密切配合,由此大大延长了紫铜研磨钵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混合研磨高温超导初始粉体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包括紫铜研磨钵1和低碳钢套2,该低碳钢套2套设于该紫铜研磨钵的底部且与之紧密配合;该低碳钢套底部具有圆柱状凸部22,其形状与该振动磨样机支撑架3的凹槽31形状吻合,使用状态中该圆柱状凸部22可拆卸地嵌设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3的凹槽31之中,且与之紧密配合。
如上所述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优选地,所述紫铜研磨钵的底部具有圆柱状凸部11,该低碳钢套2上部具有圆形凹槽21,该圆柱状凸部11与该圆形凹槽21的形状吻合,两者紧密配合。
如上所述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优选地,所述低碳钢套2的上部环设环形凸缘23,其外径大于该低碳钢套凸部22的外径,使用状态中该环形凸缘23的下表面与所述振动磨样机支撑架3的表面紧密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研磨钵在紫铜研磨钵底部增加一个低碳钢套,避免了紫铜研磨钵底部圆周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结合处的磨损,大大延长了紫铜研磨钵的使用寿命。同时,低碳钢套下部设置环形凸缘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的表面紧密贴合,增加与磨样机支撑架水平面的接触面积,起到稳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紫铜研磨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低碳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振动磨样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有低碳钢套的紫铜研磨钵置于振动磨样机支撑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适用于混合研磨高温超导初始粉体的振动磨样机研磨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推车式路面清扫机
- 下一篇:一种车辆安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