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轿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569.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王威;翟剑超;周平;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嵌入式轿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梯轿底结构中,下轿底采用C型件焊接而成的框架,上轿底通过减震垫设置在下轿底的框架的顶面上。这种轿底结构中,下轿底的有效厚度为C型件的高度,则下轿底比较厚,使得电梯的底坑深度要求比较深,与较小的井道尺寸这一发展趋势不相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小下轿底的有效厚度从而减小底坑深度的嵌入式轿底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嵌入式轿底结构,包括下轿底、通过减震垫设置在所述下轿底的梁的上方的上轿底,所述下轿底的梁具有朝上敞开的空间,所述减震垫位于所述朝上敞开的空间中,所述减震垫的底面设置在所述下轿底的梁的内底面上,所述减震垫的顶面露在所述空间的朝上敞口的外面。
具体实施时,所述下轿底的梁搁置在轿架的下梁上面,所述下轿底的梁的下面有连接件,该连接件不高于所述轿架的下梁的顶面。
所述下轿底的梁的横截面成U形或L型。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嵌入式轿底结构中,下轿底的梁具有朝上敞开的空间,减震垫的底面设置在下轿底的梁的内底面上,则下轿底的有效厚度为梁的内底面的厚度,当梁采用U形或L形折弯件时,下轿底的有效厚度即为U形或L形折弯件的板材的厚度,从而大大减小了下轿底的有效厚度,则减小了底坑深度的要求,符合较小的井道尺寸这一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轿底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参见图1-2所示,一种嵌入式轿底结构,包括下轿底6、通过减震垫2设置在下轿底6上方的上轿底1,下轿底6包括梁3、加强用的连接件4,梁3与连接件4相焊接形成下轿底6,连接件4能够采用型材或者简单的钢板折弯件,连接件4位于梁3的下面,下轿底6的梁3搁置在轿架的下梁5上面,梁3下面的连接件4不高于轿架的下梁5的顶面。下轿底6的梁3具有朝上敞开的空间7,在图1中,下轿底6的梁3的横截面呈U形,则U形梁3的空间即为朝上敞开的空间7。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下轿底的梁的横截面也能设置呈L形,L形梁的空间也是朝上敞开的。在图1中,减震垫2位于U形梁3朝上敞开的空间7中,减震垫2的底面设置在下轿底6的梁3的内底面上,减震垫2的顶面露在空间7的朝上敞口的外面,上轿底1设置在减震垫2的顶面上。这里由于减震垫2的底面设置在下轿底6的梁3的内底面上,则下轿底6的有效厚度为梁3的内底面的厚度,当梁3采用U形或L形折弯件时,下轿底6的有效厚度即为U形或L形折弯件的板材的厚度,从而大大减小了下轿底的有效厚度,则减小了底坑深度的要求,符合较小的井道尺寸这一发展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