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真空腔吸气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473.4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2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邹今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拓荒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03 | 分类号: | B23Q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空腔 吸气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机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成型的新型真空腔吸气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吸气平台采用的是分散区域,即每个区域设置独立的面板,然后通过各面板相互之间的拼接形成完整的平台面板。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在上下面板之间设置多个调整螺栓,通过人工调整螺栓来调整各独立面板的水平度、平整度等位置参数,从而使各个独立面板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一块完整的平台面板。这样的做法,十分损耗人力以及时间,而且人工调整之后的平台难以得到质量保证,依然存在各类人工误差;如果密封不好会产生漏风,影响吸附效果,难以满足大型切割机台面平整度的要求,大型切割机台面平整度的误差一般为±0.2mm。另外,这样由多块独立面板通过螺栓调整出来的平台,稳定性较差,随时可能被损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再次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新型真空腔吸气平台,克服传统吸气平台的人工调整以及稳定性较差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真空腔吸气平台,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板、框架以及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及背板为一体成型,面板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通气孔,背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框架由纵横交错的杆材组成,并将真空腔吸气平台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区域。所述框架由铝方管焊接而成。所述面板及背板为一体成型的铝板。另外,组成框架的纵横交错的杆材,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料制成的空心或者实心的杆材,并做成不同的形状,以方便吸气平台的分区、密封等。
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区域中设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设有均匀排列的蜂窝孔,所述蜂窝孔与面板上的通气孔相互对应。所述蜂窝芯还设有流通槽以及与所述背板上的连接孔相互适配的预留部。通过蜂窝孔以及通气孔的相互配合,使吸气平台的吸气效果更佳优化。
所述背板上的连接孔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区域的中心位置,并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孔的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锥管以及垫板。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配套的真空腔吸气系统或装置。
在面板1上打很多等距的小孔,用来吸附材料,根据空气对流的原理,当在吸风管连接孔31接入吸风装置后,空气会从面板1经过蜂窝芯4流向吸风装置的吸风管接入口,即连接孔31部位,当把要切割的材料放在面板1上时,材料就会被吸住;采用蜂窝结构的好处就是吸附力大,对吸风泵功率要求小,达到节能的作用。当采用分区吸附后,系统根据切割图形的大小自动分区吸附,当切割材料较小时,这样可以加大吸附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一体成型的铝板,使整个真空腔吸气平台结合为一体,精度高并且稳定实用,克服传统吸气平台的人工调整以及稳定性较差等缺陷;另外,在各个独立区域中设置蜂窝芯,通过蜂窝芯上的蜂窝孔与面板上通气孔相互配合,使真空腔吸气平台的吸气效果更佳优化。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面板的示意图;
图中:1.面板;11.通气孔;2.框架;21.铝方管;3.背板;31.连接孔;32.锥管;33.垫板;4.蜂窝芯;41.蜂窝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真空腔吸气平台,其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框架2以及背板3,所述面板1及背板3为一体成型,面板1上设有均匀排列的通气孔11,背板3上设有连接孔31,所述框架2由纵横交错的杆材21组成,并将真空腔吸气平台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2由铝方管21焊接而成。所述面板1及背板3为一体成型的铝板。另外,组成框架2的纵横交错的杆材,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材料制成的空心或者实心的杆材,并做成不同的形状,以方便吸气平台的分区、密封等。
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区域中设有蜂窝芯4,所述蜂窝芯4设有均匀排列的蜂窝孔41,所述蜂窝孔41与面板2上的通气孔21相互对应。所述蜂窝芯4还设有流通槽以及与所述背板3上的连接孔31相互适配的预留部。通过蜂窝孔41以及通气孔21的相互配合,使吸气平台的吸气效果更佳优化。
所述背板3上的连接孔31分别设于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独立区域的中心位置,并设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孔31的连接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锥管32以及垫板33。所述连接孔31用于连接配套的真空腔吸气系统或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拓荒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拓荒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4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接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泵送电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