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副间隙测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123.8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玉;孙辉;何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间隙 测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机构,具体是一种柱塞副间隙测试机构,属于工程机械核心液压元件研发与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轴向斜盘式柱塞泵/马达是工程机械核心液压元件之一。转子缸体1与柱塞组件2相互配合形成筒状间隙ε,装配示意如附图1所示。该类产品工作过程中,筒状间隙ε即要保证柱塞组件2在转子缸体1里灵活滑动,又要保证起到密封柱塞腔内液体介质的作用。故筒状间隙ε值越小,则产品机械效率越低,甚至造成柱塞卡死,使柱塞副丧失工作能力;相反,筒状间隙ε值越大,产品的容积效率大幅降低,使产品无法满足主机产品需求。因此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中,对筒状间隙ε有效测量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行业内对柱塞副间隙的测量,主要使用三坐标仪及圆柱度仪测量出三坐标仪测出柱塞、柱塞孔的基本尺寸及圆柱度误差,利用综合法分析出柱塞副的实际间隙。该方法对柱塞副间隙评估方法精确度较高,但三坐标仪、圆柱度仪成本过高,且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分析方法相对繁锁且对测量人员专业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柱塞副间隙测试机构,可精确测量筒状间隙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塞副间隙测试机构,包括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第一气压检测仪表、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第二气压检测仪表、蓄能器、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压力继电器、电机、定量气泵、空气过滤器及系统连接附件;;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通过标准连节元件钢丝增强型软管组件与三通组件Ⅰ一端口连接;三通件Ⅰ剩余两端口分别连接第一气压检测仪表进口端及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的出口端;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出口端、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进口端、第二气压检测仪表测量端、蓄能器的进口端及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出口端四通组件连接;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进口端、压力继电器检测端及定量气泵的出口端用三通组件Ⅱ连接;压力继电器的反馈信号与电机的控制元件用信号线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定量气泵的输出轴通过耦合器连接;空气过滤器输入端与定量气泵的进口通过二通组件Ⅱ连接。
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包括密封橡胶、工件吸附材料和接口组件骨架。
与现有测试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整体评估柱塞副间隙,测量精度高、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将系统集成化设计后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柱塞副装配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压原理图;
图3为图2中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缸体,2、柱塞副组件,3、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4、第一气压检测仪表,5、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6、第二气压检测仪表,7、蓄能器,8、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9、压力继电器,10、电机,11、定量气泵,12、空气过滤器,13、密封橡胶,14、工件吸附材料,15、接口组件骨架,21、钢丝增强型软管组件,22、三通组件Ⅰ,23、四通组件,24、三通组件Ⅱ,25、二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柱塞副间隙测试机构,包括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3、第一气压检测仪表4、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5、第二气压检测仪表6、蓄能器7、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8、压力继电器9、电机10、定量气泵11、空气过滤器12及系统连接附件;柔性快速密封接口组件3通过标准连节元件钢丝增强型软管组件21与三通组件Ⅰ22一端口连接;三通件Ⅰ22剩余两端口分别连接气第一压检测仪表4进口端及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5的出口端;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8出口端、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Ⅰ5进口端、第二气压检测仪表6测量端、蓄能器7的进口端及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8出口端四通组件23连接;二位二通手动换向阀Ⅱ8进口端、压力继电器9检测端及定量气泵11的出口端用三通组件Ⅱ24连接;压力继电器9的反馈信号与电机10的控制元件用信号线连接;电机10的输出轴与定量气泵11的输出轴通过耦合器连接;空气过滤器12输入端与定量气泵11的进口通过二通组件2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EM样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浓相气固流化床中气泡尺寸与运动速度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