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电腐蚀中频谐振电容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038.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7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翟玉良;王庆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8 | 分类号: | H01G2/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黎明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中频 谐振 电容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电流谐振输出的应用中,谐振电容发热是电容使用中无法避免而且危害至深的因素, 谐振电容发热可以使电容容量漂移,漏电流增大、损耗增加、产生瞬时超温等危害,大幅缩短电容的使用寿命;同时谐振电容发热导致的容量漂移可严重影响系统的谐振频率,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在使用中必须确保谐振电容工作温度的稳定性,避免因电容发热导致的各种不利因素。因此要求对谐振电容进行冷却。
在中频加热电源设备及其它便携式大电流谐振设备中常采用水冷的方式对电容进行冷却。常规的做法是采用铜管作电极,并在铜管中通入冷却水以达到冷却的目的。这种做法直接,方便,但由于水与电流直接接触,在水中流有一定的电流,致使导电的铜管与水中离子发生电腐蚀反应,在现实的应用中常出现导电铜管变薄,铜管蚀穿,接头断裂等现象,大幅缩短了电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设备的返修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零电腐蚀中频谐振电容冷却装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电腐蚀中频谐振电容冷却装置,包括电极板、水冷却板、中频谐振电容和导热绝缘层。
所述中频谐振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电极板相连,在电极板的两侧各与一层导热绝缘层相连,导热绝缘层的外侧与水冷却板相连。
水冷却板中流有冷却水,对电容进行冷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电极板中的热量通过导热绝缘层传导入水冷却板,达到对电极冷却的目的,因电极板与水冷却板完全电路隔离,水在水冷却板中流动,不与电接触,水冷却板接地,水中没有电流流过,从而实现电极的零电腐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极板 、2导热绝缘层、3水冷却板、4中频谐振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水与电完全隔离,利用导热但不导电绝缘材料,实现较小的热阻回路,较大的电阻回路。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极板1、水冷却板3、中频谐振电容4和导热绝缘层2。
所述中频谐振电容4的两端分别与电极板1相连,在电极板1的两侧各与一层导热绝缘层2相连,导热绝缘层2的外侧与水冷却板3相连。
水冷却板3中流有冷却水,对电容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在电极板1与水冷却板3之间加了一层导热绝缘层2,将电极板1中的热量通过导热绝缘层2传导入水冷却板3,因电极板1与水冷却板3完全电路隔离,而水冷却板3接地,水中没有电流流过,防止水直接与电极板1接触,实现较小的热阻回路和较大的电阻回路,从而实现电极的零电腐蚀效果。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彼岸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高压隔离刀闸
- 下一篇:一种大型变压器可调式引线升高座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