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选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35102.4 | 申请日: | 201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1P1/20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 地址: | 61005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波选频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多信道选频,微波选频组件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航天、雷达以及通信等各个领域。目前微波选频组件基本包括开关以及滤波器。滤波器可选择腔体滤波器、微带滤波器、LC滤波器。若选用腔体滤波器虽然可以通过同轴输入输出与微带直接连接,实现电路平面化,但在同轴和微带的连接处有较大的电磁泄露。若选用微带滤波器虽然电磁泄露小,但是由于微带是半开放的结构,所以在同样的带内插损下,带外抑制较低。若选用LC滤波器,在-45℃~+85℃全温范围内,温度特性难以保证。除此之外,现有微波选频组件还具有以下不足:产品体积大、重量重、无法密封,以致可靠性低;在相邻较近的频带之间容易出现信道之间相互干扰问题,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很难保证温度漂移特性;关断隔离度不够高,关断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高以及能够在宽温度范围使用的微波选频组件。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选频组件,包括开关以及滤波器,所述开关为两个单刀四掷开关,所述滤波器为三个介质滤波器;其中,两个单刀四掷开关分别连接输入端和输出端,三个滤波器并联在两个单刀四掷开关之间;所述单刀四掷开关和介质滤波器的外部密封设置有盒体;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从盒体的左右两侧伸出,盒体的侧面还设有与单刀四掷开关对应连接的四个控制端,用于从外部选择控制单刀四掷开关的通断。
进一步,所述单刀四掷开关的控制器件为PIN二极管,并采用串并联结构。
进一步,所述PIN二极管的串并联结构中,开关路与路之间设有隔墙。
进一步,所述PIN二极管的串联管芯采用MPN7310-C12管芯,串联管芯采用MADP00165-134管芯。
进一步,所述盒体采用防锈铝金属。
进一步,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均采用玻璃绝缘子。
进一步,所述介质滤波器通过低温合金烧结固定在盒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所述盒体的外部涂覆有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介质滤波器所以插入损耗小、带外抑制高、在宽温度范围内使用能够得到保障。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串并联型单刀四掷开关有效地减小了组件的体积。
在附加技术特征中,由于单刀四掷开关为串并联结构,同时各开关路与路之间设有隔墙,所以在缩小尺寸的同时,还满足了通道间高隔离度的需求。
另外,在附加技术特征中,将设置在介质滤波器和单刀四掷开关外部的盒体采用防锈铝金属材料,同时将介质滤波器通过低温合金烧结固定在盒体的内腔中,一方面能够减轻组件的重量,另一方面减小了组件的体积。
最后,在附加技术特征中,将盒体的外部涂覆有防腐层,是为了满足本实用新型在特种环境下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微波选频组件,由两个单刀四掷开关1和三个介质滤波器2组成。单刀四掷开关1和介质滤波器2的外部密封设置有盒体3。其中,两个单刀四掷开关1分别连接输入端J1和输出端J2,三个滤波器并联在两个单刀四掷开关1之间。输入端J1与输出端J2分别从盒体3的左右两侧伸出,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盒体3上设有输出端J2的右侧还设有四个控制端C1-C4,这四个控制端C1-C4分别于单刀四掷开关1对应连接,用于选择控制单刀四掷开关1的通断,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不同频段中选择出要求带宽的3个信道。
本实用新型中单刀四掷开关1的控制器件选用PIN二极管,并采用串并联结构。其中,PIN二极管的串联管芯采用MPN7310-C12管芯,串联管芯采用MADP00165-134管芯。同时,在开关路与路之间设有隔墙。其目的在于,传统的加电方式一般采用高温线,由于组件对于隔离度和一致性要求较高,所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级LC馈电的加电方式,能够尽可能的缩短高温线长度,并加大高温线间的距离,以此避免信号通过高温线泄露,从而影响电性能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5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芬戈莫德中间体的方法
- 下一篇:等离子体介导灰化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