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剪式千斤顶的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34643.5 | 申请日: | 201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董伟佳;白雪威;张学良;郑洋;王威;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1/06 | 分类号: | B60R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剪式千斤顶的固定装置。
千斤顶按照工作原理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式千斤顶。机械千斤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剪式千斤顶是机械千斤顶中的一种,其结构外形犹如剪刀,因此被称为剪式千斤顶。剪式千斤顶主要用于小吨位的汽车的顶起,比如小轿车等。
如图1所示,剪式千斤顶包括顶盖12、壳体11、底座13等部件。其中顶盖12具有支撑槽121,底座13具有侧面131。
剪式千斤顶作为拆卸和更换小吨位汽车的轮胎时一项必备的工具,在非使用情况下,需要将其存放在汽车中。目前的一种方式,是将其直接放置于汽车的后备箱中。
然而,当汽车颠簸时,该剪式千斤顶会与汽车后备箱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汽车后备箱发出异响影而响整车的舒适性,甚至会导致汽车的后备箱损坏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剪式千斤顶的固定装置,为了解决剪式千斤顶存放在汽车中容易与汽车后备箱发生碰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剪式千斤顶的固定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定位销、盖板;所述基座与汽车的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基座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支承剪式千斤顶;所述第一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凸起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具有第一弯曲部;所述剪式千斤顶在所述凸起部的背离所述汽车的表面上,且介于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第一定销位于所述剪式千斤顶的支撑槽内;所述盖板的第一弯曲部与所述剪式千斤顶的底座的侧面配合。
其中,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凸起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凸起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键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基座的凸起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键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销抵靠在所述剪式千斤顶的支撑槽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销具有向所述剪式千斤顶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抵靠所述剪式千斤顶的顶盖。
优选地,所述基座的与所述剪式千斤顶接触的表面设有缓冲胶片。
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销和弹簧;所述第二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定位销表面;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第一弯曲部的一端还具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绕所述第二定位销自由旋转;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汽车的车身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定位销为螺栓,通过螺母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基座与所述汽车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销与所述基座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剪式千斤顶的固定装置,当汽车颠簸时,由于剪式千斤顶在凸起部的背离汽车的表面上,且介于第一定位销与盖板之间,第一定位销位于该剪式千斤顶的支撑槽内,盖板的第一弯曲部与该剪式千斤顶的底座的侧面配合,使得该剪式千斤顶不相对于汽车的后备箱运动,因此该剪式千斤顶不会与汽车后备箱发生碰撞。从而提高了汽车整车的舒适性,也避免了剪式千斤顶损坏汽车的后备箱引发安全隐患。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剪式千斤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剪式千斤顶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剪式千斤顶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剪式千斤顶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剪式千斤顶固定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基座21、第一定位销22、盖板23;基座21与汽车的车身固定连接,基座21包括凸起部211,凸起部211用于支承剪式千斤顶24。第一定位销22与基座21的凸起部211固定连接,盖板23的一端与基座21的凸起部211固定连接;盖板23的背离基座21的一端具有第一弯曲部231。剪式千斤顶24在凸起部211的背离上述汽车的表面上,且介于第一定位销22与盖板23之间,第一定位销22位于该剪式千斤顶24的支撑槽241内,盖板23的第一弯曲部231与该剪式千斤顶24的底座242的侧面2421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6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