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侧开口的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014.2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璋;郑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地址: | 美国加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服务器,特别有关于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为满足大量电子数据的存取需求,现今的服务器是在一个机壳内容置多个叠置的托盘。各托盘内装载存储组件,且每个托盘可以独立抽取安装,因此,在维护上较为方便,且对于日后系统的扩充与升级也容易应变。
然而,现有的服务器规格众多,其原因在于不同使用环境及不同系统需求下的服务器规格各不相同。因此,业内人士通常需针对使用者的不同要求而提供客制化的服务器,如服务器的开口及托盘的数量与插设位置等。由于不同配置方式的服务器通常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机壳和托盘,为了制作不同规格的机壳和托盘,开发时间势必延长,导致成本大幅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该服务器的托盘容置区的两个端口都为完全开口,能够提供存储单元自任意一个端口抽取的设计选择,并能够将输入/输出端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口处,借此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侧开口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壳体、分隔板、两个以上电源插槽及至少一个存储单元。机壳包含底板及自该底板的侧边垂直延伸的两个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两个侧板围设成容置空间;分隔板立设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并将所述容置空间区隔为并列的两个托盘容置区,各该托盘容置区设置有两个以上轨道,且所述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及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为完全开口;电源插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口处,所述电源插槽分别对应设置在各所述托盘容置区的同一位置;存储单元包含托盘、设置在该托盘上的主板及电性连接该主板的存储组件,且所述托盘设置有卡固结构,所述托盘自所述第一端口插入所述托盘容置区,并沿着所述轨道而延伸置于相对的所述第二端口处,且所述存储单元电性连接对应的所述电源插槽,并通过所述卡固结构固定在所述托盘容置区内。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呈对称设置,且间隔排列在所述两个侧板的内壁面及所述分隔板的两个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托盘的侧边,所述卡固结构包含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及可定位在该第一定位槽中的拉板,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拉板设置在所述托盘的内壁面。
进一步地,所述拉板包含定位片、连接该定位片的挠性拉环、穿设该定位片的枢轴及固定在该定位片上的凸柱,所述枢轴结合于所述托盘的侧壁面,所述托盘的侧壁面设有开槽,所述凸柱穿过所述开槽,在所述第一定位槽中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包含第一扣合孔及连通该第一扣合孔的第一滑槽,所述凸柱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并定位在所述第一扣合孔中,所述分隔板的一端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槽的位置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拉板还具有限位槽及限位柱,该限位柱选择性地定位在所述限位槽的两端,所述拉板还包含弹性臂,该弹性臂位于所述定位片的侧边并弹性抵靠所述托盘的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挠性拉环的侧面具有凹洼区,该凹洼区中设有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一端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口,该输入/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托盘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置有屏蔽片,该屏蔽片对应所述输入/输出端口设有两个以上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具有电性连接所述主板的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插接在所述电源插槽上。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还包括顶板及一组风扇,该顶板罩盖所述容置空间的侧边,该组风扇对应所述存储单元的设置而附挂在所述第二端口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容置空间区隔为两个托盘容置区,托盘容置区的一端为第一端口,另一端为第二端口,存储单元的托盘可自第一端口插入托盘容置区并延伸置于相对的第二端口处。因托盘容置区的两个端口都为完全开口,能够提供存储单元自任意一个端口抽取的设计选择,并能够将输入/输出端口设置在其中一个端口处,借此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减少机壳模具的开发。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存储单元可视使用需求而插设在托盘容置区,能够减少托盘模具的开发,大幅降低服务器的成本,同时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侧开口的服务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壳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