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井固完井作业用大通径空心地锚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3536.0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刚;余金陵;徐鑫;李金锋;郭新军;任永光;张建国;马明新;魏新芳;李国锋;许婵婵;张磊;邹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康贝石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井固完井 作业 大通 心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完井技术领域的一种油气井固完井作业用大通径空心地锚,特别适合热采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工艺。
背景技术
注蒸汽热采可以有效提高稠油井的产量,但是,因为井内注入300℃以上的高温蒸汽,会导致井内套管伸长变形,套管上窜冒出井口,使套管和井壁之间的水泥环受到破坏,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稠油油气井的套管提拉预应力,先使套管伸长再固井,抵消注蒸汽后套管的形变。
目前提拉预应力固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先在井底注入一段水泥,固住一段套管,然后上部套管下入去对口提拉,或者是使用“双凝水泥”,下部水泥凝结快,趁下部凝结而上部侯凝时,提拉套管。但是上述方法或者操作难度大,施工成功率低,或者是施工风险大,因此现场应用较少。
二、使用实心地锚。这种实心地锚一般使用在管串的最下部,带有浮箍的部分功能,可以正常固井,固井后通过碰压是锚爪张开,锚定地层,实现提拉的目的。这种结构的地锚在套管固井完井工艺中应用较多。
但是目前筛管完井工艺已经成为水平井完井的主要工艺,以胜利油田为例,筛管完井已占到全部水平井完井的60%以上。筛管完井工艺同样面临着稠油油气井套管变形的问题,而上述提到的两种提拉预应力的方法,一种已经面临淘汰,另一种实心地锚一般安放在整个管串最下部,在固井过程中完成锚定,但是这种结构的地锚不适合筛管完井工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稠油热采水平井筛管完井工艺的提拉预应力装置及提拉预应力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油气井固完井作业用大通径空心地锚,以解决稠油热采水平井筛管完井无法提拉预应力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首先,油气井固完井作业用大通径空心地锚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在中心管2外部自上而下依次套装液缸外套3、活塞5、推动底座7、拉杆8、锚爪9和固定套10;其中,液缸外套3和固定套10与中心管2固定连接;活塞5置于液缸外套3和中心管2组成的环形活塞腔内,并与环形活塞腔形成滑动密封配合;在中心管2靠近活塞5顶部的位置上开设数个径向进液孔4;推动底座7与活塞5底部对接或整体连接,推动底座7与下部的拉杆8铰链;拉杆8下部与锚爪9上中部铰链;锚爪9下部铰链在固定套10上。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
中心管2上加工有与活塞5配合固定的限位台阶,中心管2上下端均加工有螺纹接头。
推动底座7与液缸外套3在初始状态时,由径向分布的销钉6固连。
液缸外套3与中心管2之间螺纹连接固定,固定套10通过下护帽11与中心管2连接固定,液缸外套3和下护帽11的端面加工倒角。
固定套10上沿轴向加工有滑动轨道,拉杆8下部与锚爪9被设置在滑动轨道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可以使用在水平井筛管完井工艺中,克服目前筛管完井工艺无法提拉预应力固井的难题。
(2)可以使用在管串中部,套管和筛管的结合部位,实现水平井筛管顶部注水泥的完井工艺。
(3)地锚装置锚定后,整个管串内径保持一致,实现大通径,不影响后期作业。
(4)特殊的结构设计使该地锚装置的膨胀外径大,满足特殊地层锚定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原始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实施例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上部接箍,2、中心管,3、液缸外套,4、进液孔,5、活塞,7、推动底座,8、拉杆,9、锚爪,10、固定套,11、下护帽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地锚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提拉预应力地锚,包括上部接箍1、中心管2、液缸外套3、进液孔4、活塞5、销钉6、推动底座7、拉杆8、锚爪9、固定套10、下护帽11等,由上部接箍1和下部丝扣连接上下管串;液缸外套3和下护帽11端面加工倒角,保证下入安全;由液缸外套3、进液孔4、活塞5组成推动机构,液体由进液孔4进入液缸,推动活塞5动作;由拉杆8、锚爪9、固定套10共同组成锚定结构;活塞5动作推动由拉杆8、锚爪9、固定套10共同组成的锚定结构实现锚定功能。
装置原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由液缸外套3、进液孔4、活塞5组成的推动机构和由拉杆8、锚爪9、固定套10组成的锚定结构通过销钉6联接。中心管2上加工有限位台阶,与活塞5配合,保证活塞5到位后固定,防止推动行程过量导致锚定失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康贝石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胜利油田康贝石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