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33454.6 | 申请日: | 2012-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明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吸收 法相 结合 回收 油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部分液态石油制品及挥发性化工制品在炼制、运输、储存、销售、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大量挥发性气体散发至大气中,不但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油品损耗。随着环保要求日愈严格、石油资源紧缺压力日益增大,炼油厂和石油储运销售业越来越重视控制油气污染,最大限度实施油气回收利用、落实国家相关标准是一项举国上下迫在眉捷的重大举措。
油气回收方式基本上分为冷凝法、膜分离法、吸附法、吸收法。其中吸收法和冷凝法是两种简单而被普遍接受的油气回收方法。冷凝法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冷冻工程方法,将油气热量置换出来,使油气中各种组分温度低于凝结点从气态变为液态而回收,此方法的优点是工艺原理简单,缺点是若要使尾气达标排放,技术要求高,且需要将油气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能耗也高;吸收法的技术原理是油气进入吸收塔,被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态吸收剂吸收。在真空解吸罐,通过真空抽吸,将溶于吸收剂中的油气解吸。再生的吸收剂用泵送至吸收塔循环使用。解吸的油气被真空泵送至再吸收塔,被塔顶喷淋下来的贫油吸收,未被吸收的少量油气进吸收塔再次吸收,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转费用低,但油气回收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设备体积小、制作成本低、回收率高,且安全可靠节能的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包括收集装置、预冷回收器及喷淋塔,所述预冷回收器设于所述收集装置与所述喷淋塔之间,所述喷淋塔包括回收器、贮液箱、喷淋管及设于所述贮液箱与所述喷淋管之间的低温泵,待回收油气由收集装置收集后经过预冷回收器降至设定温度后进入喷淋塔底部,当油气自喷淋塔底部自下而上流动时,低温泵将贮液箱内的液体泵至喷淋塔顶部,此时油气与向下喷淋的液体及回收器进行热交换被冷凝至既定温度后回落至贮液箱。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回收器对应且可降低回收器温度的制冷压缩机,所述制冷压缩机可根据贮液箱内液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塔的侧面设有浮球阀,当热交换后的油气回落至贮液箱后,所述贮液箱的液面抬升,当液面抬升到一定高度时,所述浮球阀动作,启动与所述喷淋塔连接的输液泵,将回收后的油液泵至贮存罐。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连接于所述输液泵与所述贮存罐之间的管路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抽风机,当油气由低温泵泵至喷淋塔顶部时部分气体通过喷淋管经抽风机作为尾气排放。
优选地,所述贮液箱内的液体为油气的同质液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将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充分的利用冷凝法的低温特性及吸收法对气体的捕捉吸收作用,制作成本低、回收率高;且制冷压缩机可根据贮液箱内的液体温度进行实时控制,可根据负载油气的轻重决定投入几台运行,节能且环保;在气液交换的过程中,利用低温的同质液体对同质气体进行接触性的热交换,可最大限度的增加导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同时增加了对油气中凝结物的吸收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回收油气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收集装置1
预冷回收器2
回收器3
第一回收器31 第二回收器32 第三回收器33
喷淋塔4
贮液箱41 喷淋管42 低温泵43
制冷压缩机5
第一制冷压缩机51 第二制冷压缩机52 第三制冷压缩机53
浮球阀6 输液泵7
流量计8 抽风机9
贮存罐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明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明天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轴轴承端盖箱体内装机构
- 下一篇:改进型减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