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载荷膨胀悬挂器倒扣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33262.5 | 申请日: | 201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滕照正;宁学涛;朱万胜;沈学祥;马建忠;朱海波;唐成磊;蔡鹏;吴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21B17/02 | 分类号: | E21B17/02;E21B33/04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荷 膨胀 悬挂 倒扣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完井井下工具领域,特别是为一种用于尾管完井时悬挂尾管的高载荷膨胀悬挂器倒扣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膨胀管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分支技术-膨胀悬挂器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以其具备悬挂密封双重功能和坐挂后通径远大于常规悬挂器等显著优点得到石油工作者的青睐,在完井修井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前期的膨胀悬挂器也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如目前在Φ139.7mm套管内应用膨胀悬挂器悬挂套管时不仅可以悬挂Φ95.3mm套管,而且最大可以悬挂Φ114.3mm套管。二者区别之处在于悬挂Φ95.3mm套管时,悬挂器坐挂前尾管与悬挂器之间采用扣连接方式,可以实现悬挂大吨位尾管。而悬挂Φ114.3mm套管时为满足大通径要求,原设计方案无法实现悬挂器与尾管之间的扣连接,而只能使用膨胀悬挂器内膨胀锥悬挂尾管下入井内。为防止膨胀锥承受拉力过大造成膨胀悬挂器提前坐挂,在悬挂Φ114.3mm套管时悬挂长度受到限制,目前安全长度为200m。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满足大载荷、又能满足大口径套管悬挂密封双重功能的高载荷膨胀悬挂器倒扣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中心管的局部周边设有镦粗体,镦粗体内轴向设有上下贯穿的泄流孔,在镦粗体下半部进行缩径处理后并加工有倒扣螺纹,外套管的上管口呈喇叭口状,外套管 的管口内设有与镦粗体倒扣螺纹构成旋转配合的倒扣螺纹,在倒扣螺纹下方的外套管上设有循环孔。
上述方案进一步包括:中心管镦粗体上端部设有外斜面的防落物伞,设在中心管镦粗体的倒扣螺纹为大螺距左旋螺纹。
外套管上的循环孔设在构成喇叭口缩径过渡区部分的下部。
外套管上循环孔的内孔与泄流孔保持同一轴线上。
所述泄流孔和循环孔分别为3-4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倒扣螺纹加工在喇叭口和中心管上,从而保证悬挂器可以保持较大通径,同时尾管重量由螺纹承受,可以悬挂较大载荷的尾管,防落物伞结构可以保护悬挂器喇叭口,避免落物进入悬挂器内腔;环空中的部分流体通过喇叭口循环孔进入,然后从泄流孔流出,增大了悬挂器与外层套管之间的循环通道,降低循环压力。此外该接头采用大螺距左旋螺纹与送入工具相连接,尾管的全部重量由倒扣接头的螺纹承受,可以实现在Φ139.7mm套管内悬挂大吨位的Φ114.3mm套管。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高载荷膨胀悬挂器倒扣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 2防落物伞, 3泄流孔,4倒扣螺纹,5外套管, 6循环孔 。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结合附图,一种高载荷膨胀悬挂器倒扣接头。主要由中心管1、防落物伞2、泄流孔3、倒扣螺纹4、外套管5、循环孔6组成。防落物伞2、泄流孔3以及倒扣螺纹4公扣端均加工在中心管1上,倒扣螺纹4为大螺距左旋螺纹,倒扣螺纹4母扣加工在外套管内壁,循环孔6位于喇叭口下方斜坡处,并对应于泄流孔3下方,可根据使用工况调整孔大小。
具体实施例1,在中心管1的局部周边设有镦粗体,镦粗体内轴向设有上下贯穿的泄流孔3,该泄流孔的孔径大小根据需要调整。在镦粗体下半部进行缩径处理后并加工有倒扣螺纹4。外套管5的上管口呈喇叭口状,外套管5 的管口内设有与镦粗体倒扣螺纹4构成旋转配合的倒扣螺纹4。在倒扣螺纹4下方的外套管5上设有循环孔6。
具体实施例2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完善,具体是:在中心管1的局部周边设有镦粗体,镦粗体内轴向设有上下贯穿的泄流孔3,该泄流孔的孔径大小根据需要调整。在镦粗体下半部进行缩径处理后并加工有倒扣螺纹4。外套管5的上管口呈喇叭口状,外套管5 的管口内设有与镦粗体倒扣螺纹4构成旋转配合的倒扣螺纹4。在倒扣螺纹4下方的外套管5上设有循环孔6。中心管镦粗体上端部设有外斜面的防落物伞2,设在中心管镦粗体的倒扣螺纹为大螺距左旋螺纹。
具体实施例3是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完善,具体是:,在中心管1的局部周边设有镦粗体,镦粗体内轴向设有上下贯穿的泄流孔3。在镦粗体下半部进行缩径处理后并加工有倒扣螺纹4。外套管5的上管口呈喇叭口状,外套管5 的管口内设有与镦粗体倒扣螺纹4构成旋转配合的倒扣螺纹4。在倒扣螺纹4下方的外套管5上设有循环孔6。中心管镦粗体上端部设有外斜面的防落物伞2,设在中心管镦粗体的倒扣螺纹为大螺距左旋螺纹。外套管上的循环孔设在构成喇叭口缩径过渡区部分的下部,并与泄流孔保持同一轴线上。所述泄流孔和循环孔分别为3或4个。
其工作原理是:在入井前,将膨胀式悬挂器组装完毕,倒扣螺纹4能够在地面实现轻松倒扣。下入过程中,泥浆中固体杂质可以沿防落物伞2斜坡结构下滑到环空,悬挂器外套管5得到有效保护,避免杂质进入悬挂器内腔。下入到预定位置后,打开泥浆泵循环,膨胀式悬挂器附近泥浆一部分通过悬挂器与外层套管之间环空循环,一部分可以通过喇叭口循环孔6进入到泄流孔3,然后从泄流孔3流出,该增大了循环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循环压力。循环完成后,将钻机上提悬重调成为膨胀悬挂器上部钻杆悬重,使倒扣螺纹4处于不受力的中和状态 ,然后正转钻机转盘15-20圈后,上提钻杆,如悬重变化为悬挂器上部钻杆悬重,则表明倒扣螺纹4已倒开,可以继续进行注水泥以及悬挂器坐挂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