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2117.5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张红晓;何洋;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态 变换 儿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突出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
背景技术
电动儿童车作为仿真的驾驶工具在提高孩子脑感知能力的同时增加孩子的乐趣,因此儿童电动车受到更多年轻父母的青睐。但是目前许多电动儿童车不符合儿童特点,由于通处于生长发育期,如果长期采用一种姿势来驾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容易造成儿童形体发育畸形,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
如何才能使儿童长期驾驶电动车而不影响其正常发育呢,如果能有一种电动车能变换多种形态,以供儿童采用不同的体态来驾驶,那么就会避免儿童驾驶疲劳和厌倦问题,既能激发儿童驾车的兴趣,也不会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突出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包括一个后车轮、两个前车轮以及用于连接后车轮与前车轮的车身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包括后车轮架、后楔形块、马鞍形座、前楔形块和前车轮架,所述后车轮架、前车轮架分别固定于后车轮、前车轮的车轮轴上;后楔形块、前楔形块分别与后车轮架、前车轮架转动连接,马鞍形座的两端分别与后楔形块和前楔形块转动连接;所述后楔形块和前楔形块的厚度由一侧到另一侧逐渐增加。
车身骨架实现对驾驶者的支撑作用,而且还可进行形态变换。后车轮架、前车轮架分别连接后车轮和前车轮,保证前后车轮的自由转动;前楔形块、后楔形块分别与前车轮架和后车轮架转动连接,保证了前后楔形块的自由转动。由于前后楔形块两侧的厚度不一,故当前后楔形块相对于马鞍形座进行适当转动并定位,可将马鞍形座置于不同的高度和位置,即实现了车身骨架的形态变换,适于儿童长期座驾。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所述后楔形块和前楔形块与马鞍形座均通过变换机构相连接,该变换机构包括固定于马鞍形座上的限位筒和与前楔形块或后楔形块相固定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于限位筒内;所述限位筒端部的四周开设有多个槽口,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与槽口相配合的凸块。由于限位筒固定于马鞍形座上,连接轴固定于前楔形块或后楔形块上,且连接轴贯穿于连接轴之中,故保证了前楔形块、后楔形块可相对于马鞍形座自由转动。通过连接轴上的凸块与限位筒上凹槽的配合,又有效地实现了前、后楔形块相对于马鞍形座的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所述后车轮上设置有轮毂电机,轮毂电机连接有蓄电池电源。采用后驱形式,有利于保证儿童车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蓄电池电源用于给轮毂电机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所述前车轮架上设置有控制扶手,控制扶手通过转向拉动连杆与两前车轮相连接。转向拉动连杆用于驱使两前轮的转向作用;驾驶人员通过控制扶手可控制儿童车的行驶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所述后车轮架和前车轮架上均设置有弹簧减震器;所述前车轮或后车轮上设置有碟刹形式的刹车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形态变换式儿童车,通过设置与前、后车轮架转动连接的前、后楔形块,且前、后楔形块与马鞍形座通过转动并可定位的变换机构相连接,有效地使得儿童车可变换出不同的结构形态,不仅可增加儿童驾驶电动车的兴趣,而且还可避免了长期采用同一姿势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的不利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车同时具备四种不同的驾驶形式,并且四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相当于将四种不同驾驶形式的儿童车集合于一体,一机多用,功能更多;可变换式儿童车外形炫酷,和普通儿童车有很大的不同,对儿童有更大的吸引力;儿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更加舒适的驾驶姿势,在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相关产品出现,市场前景广阔。本实用新型的儿童车,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有益效果突出和便于推广应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变换式儿童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后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换机构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变换机构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骨架处于前高后低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骨架处于最低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身骨架处于最高姿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最高姿态时儿童驾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2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用料的胶水瓶
- 下一篇:无线车载测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