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缸套内孔珩磨抱夹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2035.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7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季明;刘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金刚凯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2165 河北省石家庄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式缸套内孔珩磨抱夹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发动机干式气缸套内孔珩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装夹具。尤其是一种干式缸套内孔珩磨抱夹工装。
背景技术
内燃机用途广泛,它是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船舶及发电机组等的主要动力。气缸套是内燃机中最为关键的零件之一,它在内燃机中与活塞、活塞环和气缸盖形成密闭的燃烧室,将燃油在高压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爆发压力转递给曲轴而作功,形成动力。由于气缸套在内燃机中与活塞、活塞环是一对摩擦副,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要求其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并具有很高综合机械性能。
干式气缸套的一般结构为一带有轴向通孔的圆筒状,内燃发动机干式气缸套一般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内外径壁厚较薄,一般壁厚在1~2.5mm之间,能快速把热量传递到缸体冷却水部位。干式气缸套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铸造毛坯--粗加工—时效处理—精车加工—无心磨外圆—珩磨内孔。
以前,干式缸套内孔珩磨加工使用随行套及压盘夹具,使用时由于随行套与缸套外圆存在较大间隙(0.03~0.08mm),缸套珩磨时全靠压盘压紧缸套支承肩部位,避免缸套转料,这样在支承肩退刀槽部位形成一个剪切力,造成支承肩部位内应力加大,发动机使用时存在从此处断裂的可能。另由于局部夹紧,大部分悬空,缸套珩磨加工时夹紧部位不存在让刀现象,而其他悬空部位存在让刀现象,造成缸套珩磨加工后喇叭口大,内孔圆柱度超差,发动机使用时可能造成烧机油、窜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珩磨干式缸套内孔的工装,它能够保证珩磨干式缸套内孔时,缸套变形很小,不产生局部内应力。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干式缸套内孔珩磨抱夹工装,包括通过下法兰与珩磨机底座配合连接的外套,外套内设置有橡胶套,外套的壁上对应橡胶套的位置设置有进油孔,橡胶套内部设置有内衬套,液压油通过涨紧橡胶套压缩内衬套,在外套上面设置有压住橡胶套及内衬套的上压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套和外套之间设置有内套,所述内套分为均布在外套轴向的上内套和下内套,所述橡胶套也设置为两个并分别套装在上内套和下内套上,在两个橡胶套之间设置支撑橡胶套的中间套,所述上内套和下内套上均设置有与外套壁上的进油孔对应的通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下法兰、上压盘与外套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所述橡胶套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与下法兰、上压盘、中间套配合压紧的凸缘,下法兰、上压盘、中间套与橡胶套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与凸缘配合的凹槽,所述下法兰、上压盘分别通过螺栓紧固在外套、橡胶套、内衬套的外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橡胶套内孔与内衬套外圆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衬套的内孔和外圆的壁上均开有沿内衬套轴向的伸缩槽,内衬套的壁上还开有放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伸缩槽在内衬套的内孔中设置有6个,此6个伸缩槽在内孔圆周上的角度间隔依次为64°、47°、47°、118°、47°、47°;所述内衬套的外圆上的伸缩槽分别设置在内孔中的6个伸缩槽中间位置的内衬套的外圆上,所述伸缩槽具有不同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具体结构在于:所述内衬套由弹 性钢材并经多次退火或者回火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通过使用珩磨抱夹工装,在加工过程中缸套外圆全部抱紧,限制缸套五个自由度,内孔全部受力,不产生局部内应力,支承肩部位避免了受剪切力,不存在让刀现象,缸套外圆同时涨紧,缸套变形很小,加工后缸套内孔圆柱度保证在0.01mm之内(240mm长度内),提高气缸套的珩磨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套和内套设置为两个,可以使橡胶套对内衬套夹紧更加均匀。密封圈、橡胶套与下法兰、上压盘、中间套配合的凸缘凹槽的设置增加橡胶套的密封性,防止橡胶套内的液压油外泄。橡胶套内孔与内衬套外圆间隙配合,使内衬套不产生预先变形,不但方便装卡气缸套,而且方便内衬套夹紧气缸。内衬套壁上的放气孔可以排出橡胶套和内衬套之间的气体,使橡胶套和内衬套充分接触。内衬套上的伸缩槽的设置,有利于内衬套向内收缩。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槽的具体规格尺寸,可以保证内衬套的最佳收缩形状,使内衬套充分与缸套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内衬套由弹性钢材并经多次退火或者回火制成,也是为了保证内衬套的良好的弹性,并在长期使用时不发生永久变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金刚凯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金刚凯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2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磨偏心外圆夹具
- 下一篇:一种半自动打磨器的打磨钢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