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用立体间线的羽绒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077.2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5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鲍良有;陈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0 | 分类号: | A41D3/00;A41D2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杨颖;白华胜 |
地址: | 200023 上海市卢***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立体 羽绒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寒保温的服装,尤其涉及一种羽绒服。
背景技术
在寒冷冬季,羽绒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羽绒服的保暖度和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无胆羽绒服的缝制方法是对服装的外层布料和里层布料直接进行绗线,其绗线处降低了衣服的充绒空间以及绒的立体空间,因此,也就降低了衣服的保暖性;此外,使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羽绒服,外观间线处会产生凹陷,影响了羽绒服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羽绒服,该羽绒服可增加羽绒服内部的充绒空间,提高其保暖度,同时也使羽绒服的外观更加平整和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立体间线的羽绒服,包括面层布料、里层布料和填充物,部分或全部所述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之间竖向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中层布料;所述面层布料与所述中层布料的上端缝合,所述里层布料与所述中层布料的下端缝合,所述中层布料将所述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之间分隔出多个独立的用于容置填充物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料在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之间竖向设置的高度为0.6~1.2cm。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料在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之间竖向设置的高度为0.9cm。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两个中层布料之间的间距为6cm~12cm。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料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料与面层布料缝合后在羽绒服上呈现出的间线线条为横条型、竖条型、斜条型或“V”型。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料的材料为塔夫绸、经编网布或本布。
进一步地,所述中层布的材料为塔夫绸,成份为100%聚酯纤维,纱支规格50D*50D,经纬密度170T/INCH*120T/INCH。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羽绒,且填充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羽绒的充绒量为0.00898g/cm2、0.01123g/cm2或0.01347g/c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采用立体间线的羽绒服,达到了如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与传统羽绒服相比,增加了中层布料,其避免了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直接缝合,可增加羽绒服内部的充绒空间,特别是增加了间线(间线是指中层布料与面层布料或里层布料缝合后的车缝线)处的充绒空间,有效提高了羽绒服的保暖度。
2、本实用新型的羽绒服还可以使其间线处的缝制更加平整,达到美观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羽绒服的主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羽绒服的后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的局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的中层布料分别与面层布料和里层布料缝合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羽绒服缝制时的工艺图解;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羽绒服的主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羽绒服的后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羽绒服的主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羽绒服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为了清晰表达本实用新型中羽绒服的构造,各视图中虚线表示羽绒服中层布料3分别与面层布料1或里层布料2缝合后的间线(间线是指中层布料3与面层布料1或里层布料2缝合后的车缝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体育(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