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型玻璃纤维增强双平壁缠绕塑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062.6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兴其;黄陈森;肖仲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晟达新型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9/1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500 福建省三明市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心 玻璃纤维 增强 双平壁 缠绕 塑料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实心型玻璃纤维增强双平壁缠绕塑料管。
背景技术
给排水管道常用的有水泥管、挤塑成型定长塑料管、缠绕塑料管等,缠绕塑料管与水泥管相比具有摩擦系数小、管道内壁光滑、沉淀物在管道中不易堆集、长期使用后摩阻几乎不变、密封连接简便快捷、无泄露、耐腐蚀、接头少、无需大型安装设备、重量轻、可柔性连接、环保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与挤塑成型定长塑料管相比,具有接头更少、轴向柔性更好、可将体积小得多的卷带状材料运至施工现场再行缠绕成管、节省运输费用等优点。
玻璃钢学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是由玻璃纤维和基体组成,其中玻璃纤维是韧性材料,基体是硬脆性材料,两者结合的复合材料兼具强度和韧性。
现有技术的双平壁缠绕塑料管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沿等距等径螺旋线分布的带状塑料管带1,相邻带状塑料管带1通过设置在管带1两边沿的螺旋缝连接装置(即楔状凸起3与楔状缺口4的相互配合锁扣连接)密封连接成管。
采用这样技术的双平壁缠绕塑料管当然可以使用,但管整体为单一普通塑料管体,强度韧性还不够高、可靠性还不够高;在要求较高的场合还不能满足要求,适用面还不够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度韧性更高、可靠性更高、适用面更广的实心型玻璃纤维增强双平壁缠绕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心型玻璃纤维增强双平壁缠绕塑料管,包括沿等距等径螺旋线分布的带状实心塑料管带,相邻带状实心塑料管带通过设置在管带两边沿的螺旋缝连接装置密封连接成管;所述的沿螺旋线分布的管带整体外周面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沿螺旋线分布的管带构成的管体外周面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两层组合连接构成的管体整体强度韧性更高、可靠性更高、适用面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心型双平壁缠绕塑料管的示意图;
图2是实心型双平壁缠绕塑料管的管带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编号说明如下:管带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2、楔状凸起3、楔状缺口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实心型玻璃纤维增强双平壁缠绕塑料管,包括沿等距等径螺旋线分布的带状实心塑料管带1,相邻带状实心塑料管带1通过设置在管带1两边沿的螺旋缝连接装置(即楔状凸起3与楔状缺口4的相互配合锁扣连接)密封连接成管;所述的沿螺旋线分布的管带1整体外周面还设置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晟达新型管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晟达新型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向可调的插拔接头
- 下一篇:飞机用玻璃钢复材通风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