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数据中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732.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7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康凯;李响;孟维良;张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通卡公用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C7/10 | 分类号: | G11C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14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数据 中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进一步涉及一种USB数据中转装置。
背景技术:
本产品是非接触IC卡收费系统终端的配套装置。在数据采集方面,大多采用单一的红外模块方式,且无线数据采集装置一般采用电池供电,因受电池问题的限制,会出现采集过程突然断电的现象,导致采集数据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适用电池的数据中转装置。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USB数据中转装置,包括:外壳1;置于外壳内的TF存储卡5;分别与TF存储卡连接的红外通讯模块3、USB通讯接口4;所述红外通讯接口的电源由USB通讯接口提供。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实时时钟芯片,以及为该芯片提供的电源的电池。当红外通讯接受和发送数据时,数据中转装置中的MCU芯片,可以将数据保存到TF卡中,实时时钟则提供准确的文件时间记录。用于在电脑等可以访问U盘设备的宿主机上,查看文件的时间记录,进一步分辨文件的有效性。
所述外壳的外形可以为长方体,USB通讯接口位于一个面上,所述红外通讯模块也同时位于该平面的下部。
所述USB通讯接口外还可以包覆一层定位套2。所述定位套可以呈楔形,方便插入对应的USB孔中。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USB数据中转装置的电源由消费终端的电源提供。
(二)当手柄为矩形,红外通讯模块与矩形定位套同时位于矩形手柄的一侧长边时,位于手柄内的红外通讯模块与对应的被采集装置上的红外通讯模块距离非常近,便于传送。
(三)当红外通讯时,发送的数据可以文件内容的形式从设备内部的TF卡中读出,再传送;接收的数据则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到设备内部的TF卡中。
(四)当USB数据中转装置的USB接口,与电脑系统连接以后,可以被电脑认为是一个U盘,且不需要安装额外的驱动程序,即可使用。其中的数据都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在,便于查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代表外壳,2代表定位套。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3代表红外通讯模块,4代表USB通讯接口,5代表TF存储卡,6代表消费终端,7代表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和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USB数据中转装置,包括:方便握持的矩形手柄;置于手柄内的红外通讯模块,TF存储卡;探出手柄外壳的矩形定位套;置于矩形定位套内的USB通讯接口,可以实现USB通讯,并且为中转装置供电力;位于USB数据中转装置中的实时时钟芯片及其独享的电池,为该设备将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时,提供准确的时间;上述矩形定位套的悬臂端是楔形。红外通讯模块与矩形定位套同时位于矩形手柄的一个侧面。
当USB通讯接口与电脑设备连接以后,电脑设备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是现在任何一款主流类型的操作系统,例如:Unix,windows,MacOS,或者类Linux。电脑可以把该数据中转装置认为是一个U盘设备,从而不需要任何驱动程序,且可以向U盘中保存数据文件,或移出数据文件,方便查看。当USB数据中转装置与消费终端设备连接时,由消费终端给USB数据中转装置供电,两者通过红外方式交换数据,USB数据中转装置会将自身内部TF卡上的文件,以数据的形式传送给消费终端,再把从消费终端接收的数据写成文件形式,保存到TF卡里,便于电脑查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通卡公用网络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通卡公用网络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白车身外表面局部型面检具
- 下一篇:白车身孔位检具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