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调节限位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9276.X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程;贺龙明;卓义;余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061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限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作业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后车架以铰接方式联接的工程车辆上的自调节限位组件。
背景技术
对于前、后车架以铰接方式联接的工程车辆,其车辆在执行转向等动作时都为依靠车头也即前车架沿其铰接端的摆动来调整转向方向,最终实现其带动车身也即后车架的转向功能,具体连接方式则如图1所示;而为了保证车头在转向时不至于因转角多大而使其后部直接撞击车身并引发事故,通常都需要装设挡位块以限制车头转向角度。目前挡位块的安设部位及形状参照图2-3所示,也即通过方棱状挡位块a,根据车辆转弯角度,现场直接配焊于车头上的铰接回转头处,并使其一侧平面与车身的相应铰接端头间形成抵挡配合,往往存在以下缺陷:一方面,焊缝美观性差,同时焊接操作不可避免的容易产生焊接变形,从而导致其安装精度低,往往造成挡位块上本应对准车身上相应铰接端头的抵靠面反而出现歪斜或些微偏差现象,致使原本应当是撞击力最小的面抵靠配合因上述歪斜偏差现象而形成线接触配合,进而造成前、后车架在其铰接处的摩擦乃至撞损现象;另一方面,一旦焊接完成,挡位块的角度也就固定不变了,根本无法再次拆卸调整,从而对装焊人员的素质要求提出了严峻考验,其劳动强度高而工作效率低;此外,挡位块角度及焊接方位的确定性,也导致了一旦现场情况发生变化而需要改变车辆转向角度时,也只能通过直接切除原挡位块并反复配装的方式,其装拆不便而周期长,费时费力,从而给拆卸和装焊人员带来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自调节限位组件,其装拆效率高,可有效保证前、后车架的配合铰接处始终处于撞击力最小的面抵靠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调节限位组件,包括布置于前车架上的铰接回转头以及位于后车架上的与其构成铰接配合的铰接端头,所述自调节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上的用于限定前、后机架转向角度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相应与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间构成转动或摆动配合关系,其转动或摆动轴线平行前、后车架铰接轴轴线设置,所述限位部上的朝向待配合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的配合面与该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间形成面抵靠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在前、后车架铰接处,采用可转动或摆动的限位部安装在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上,从而可使限位部的某一段平面可以始终很好的和后车架上铰接端头或前车架上的铰接回转头间形成面抵靠配合。实际装配时,操作人员只需考虑其轴线的平行性而无需进行繁复的角度及位置测算,由于本身铰接回转头上用于安置限位部的上下板面已经限定了限位部的平行其铰接轴方向的空间位置关系,或者亦可在铰接端头上同理布置上述双层板面以安置限位部,而其用于形成转动或摆动配合的转动轴或摆动轴也限定了限位部沿上述铰接轴径向方向上的空间位置;此时即使存有部分装配误差,仍可依靠限位部的转动或摆动结构,从而实现限位部的自调整功能,以确保其朝向待配合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的配合面与该铰接回转头和/或铰接端头间形成表面压强小而工件表面损伤小的面抵靠配合状态,其结构美观,同时其转动轴或摆动轴式配合也显然较传统整体式的焊接和切除而言更便于实际装拆,其装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铰接式转向工程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传统的挡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I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III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调节限位组件,包括布置于前车架上的铰接回转头10以及位于后车架上的与其构成铰接配合的铰接端头20,所述自调节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铰接回转头10和/或铰接端头20上的用于限定前、后机架转向角度的限位部30,所述限位部30相应与铰接回转头10和/或铰接端头20间构成转动或摆动配合关系,其转动或摆动轴线平行前、后车架铰接轴轴线设置,所述限位部30上的朝向待配合铰接回转头10和/或铰接端头20的配合面与该铰接回转头10和/或铰接端头20间形成面抵靠配合,其实际结构如图4-9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9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包装机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安全带活动卡头的连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