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8467.4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祝耀坤 |
地址: | 3114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氧制氮机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降噪用套管式消音器。
背景技术
已知技术中,双塔结构的变压吸附(PSA)制氮、制氧技术是目前制氮、制氧的先进技术,它具有无污染、制气纯度高、产率高、总体生产成本低等特点。这种制氮、制氧机有两个吸附分离塔交替工作制气并排除废气,在一塔工作结束切换至另一塔工作前,结束制气工作的吸附塔需要排除废气,由于此排气过程很短,一般需在几秒钟内排完,且排气量大、排气相关设备容积有限,故被排气体的气流速度和气流密度很高,由此产生很大噪音。专利号为201020110236.8的消音器包括外壳以及内置于外壳中的吸音层,且所述吸音层为单层结构,其对噪音的减震效果有限,降噪效果不明显,对工人健康造成损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提高减震效果的消音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明显的消音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套管式消音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管状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内侧壁贴合的外吸音管,所述外吸音管内部悬置有一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内吸音管,所述内吸音管一端通过一支撑板连接在所述外壳进气口的内缘上,另一端为封口结构,并在所述外吸音管和内吸音管间形成一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外腔。在原有单层消音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内置的内吸音管,使得消音器内具有两层消音结构,通过内、外吸音管对气流多次减震来实现降噪,内吸音管与进气口连通并形成一内腔,气流通过进气口进入内腔并穿过所述内吸音管后进入外腔,利用内吸音管和外吸音管间的曲折流道实现降低气流流速和压力的作用,起到进一步降低噪音的作用,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为环状结构,其内环直径与所述内吸音管的内径匹配,其外环边缘与所述外壳内壁匹配连接。支撑板中部开孔使得进气口和内吸音管内部腔体连通并形成内腔,支撑板边缘与外壳内壁匹配连接,确保外腔与内腔隔离,使得内腔中的气流只能通过内吸音管流入外腔,对气流有效减震并降噪。
作为优选,所述内吸音管包括一内吸音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吸音层内外侧壁上且匹配贴合的导气层。内吸音层被夹持在两导气层中,导气层起到固定内吸音层的作用,气流通过导气层流入内吸音层中,并完成减震、降噪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外吸音管包括一外吸音层以及设于所述外吸音层内侧壁上且匹配贴合的导气层。气流从内腔中流出并通过外腔向出气口流动,在此过程中,气流通过导气层进入外吸音层,实现二次减震、降噪过程。
作为优选,所述导气层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导气孔。气流通过所述导气孔实现穿流,并确保吸音层能对气流有效减震、降噪。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两端分别设有呈环状结构的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中部开口形成所述出气口,所述后盖板中部开口形成所述进气口,且与所述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后盖板外侧设有一连接部。前盖板边缘与所述外吸音管侧壁连接,有效提高外吸音管的结构强度,提高外吸音管抗高压气流能力;后盖板与支撑板平行间隔设置,两者间留有间隙,起到缓冲高速气流的作用,有效降低气流流速;消音器通过后盖板外侧的连接部连接固定在预设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包括一法兰,所述法兰通过一接管与所述后盖板的进气口匹配连接。所述消音器通过法兰连接在预设工位上,既能确保连接强度,还结构简单,有效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内吸音管长度小于所述外吸音管长度。由于内吸音管比外吸音管短,使得内吸音管整根没入外吸音管中,从内吸音管中流出的气流还需要通过外腔流出出气口,给气流的二次减震、降噪提供机会,有效防止气流穿过内吸音管并直接流出出气口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单层消音器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内置的内吸音管,使得消音器内具有两层吸音层结构,气流依次穿过内、外吸音管,以此对气流实现多次减震作用,并最终实现降低噪音,此外,还利用内吸音管和外吸音管间的曲折流道实现降低气流流速和压力的作用,起到进一步降低噪音的作用,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口,2、出气口,3、外壳,4、外吸音管,5、内吸音管,6、支撑板,7、外腔,8、内吸音层,9、导气层,10、外吸音层,11、导气孔,12、前盖板,13、后盖板,14、连接部,15、法兰,16、接管,17、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盛大高科技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8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