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8109.3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强;冯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08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晓航 |
地址: | 102628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塑料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废塑料片材经浸泡洗涤后需要输送到下道工序。目前,再生塑料产品输送过程中,再生塑料产品带有大量前道工序洗涤剂残液,导致下道工序溶液混淆,降低清洗效果,更使清水用量大幅提高,生产时间延长,能耗增加,损耗增加及再生产品的表面光洁度,有悖低碳环保的宗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实现连续生产并能最大程度地去除物料上残液。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一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水口,出水口处可拆卸地设有漏网,筒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并连接有进水管道;筒体内设有主轴,主轴上设有呈螺旋上升状排列的叶片,主轴的两端分别设在轴承座的轴承中,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筒体的端部,主轴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进水管道与筒体相连的一端设有伸入筒体内的喷头。
进一步,筒体沿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筒体相连的排水槽,排水槽的端部设有排水口。
再进一步,筒体上出料口所在的一端高于进料口所在的一端。
进一步,筒体的中部设有竖直的固定支架。优选地,筒体的中轴线向进料口端延伸的方向与固定支架的夹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型小、占地少、能够实现再生塑料产品连续生产以及节省人力和场地的优点。与未经本装置输送相比,采用本装置输送再生塑料产品至后道工序时,后道工序溶液中洗涤剂的浓度下降了60%,节水60%,降低生产成本约7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废塑料片材输送的装置,包括筒体2,筒体2的一端分别设有进料口7和出水口9,出水口9处可拆卸地设有漏网10,筒体2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3并连接有进水管道8;筒体2内设有能携带物料实现传送的主轴12,主轴12上设有呈螺旋上升状排列的叶片,主轴12的两端分别设在轴承座的轴承中,轴承座分别固定在筒体2的端部,主轴12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
为便于说明,以下将装置中靠近进料口7的一端称为“近端”,将远离进料口7的一端称为“远端”。
为实现动力传递,可以在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链轮,在主轴12伸出筒体2外的远端设置从动链轮,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套装在同一链条上。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道8与筒体2相连的一端设有伸入筒体2内的 喷头11,通过喷头11可以将洗涤用水均匀地喷洒到物料上,使洗涤用水与物料的接触更充分,洗涤效果更好。
另外,出水口9是在筒体2近端的壁面上沿筒体2长度方向所开设的一个狭长的开口,沿出水口9的长度方向上设有与筒体2相连的排水槽5,排水槽5的端部设有排水口6。从进水管道8进入筒体2的洗涤用水,经喷头11喷洒到物料上,与物料逆向流动至筒体2的出水口9,废液经漏网10流入排水槽5中,然后经排水口6排出。漏网10可定期地拆卸下来,以便清除附着在漏网10上的污垢。
本装置在设置时可以使筒体2上出料口3所在的一端高于进料口7所在的一端,这样使筒体2倾斜放置,洗涤用水可以自上而下流动,流动性好,洗涤用水与物料能够充分地接触,洗涤效果比较好。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筒体2的中部设置竖直的固定支架4,以支撑筒体2。优选情况下,使筒体2的中轴线向进料口7端(筒体2近端)延伸的方向与固定支架4成45度夹角,以使筒体2倾斜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创新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通化纤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8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