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引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7970.8 | 申请日: | 201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赵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赵家军 |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脚部创口引流的负压引流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其是利用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促使创面愈合。脚部溃烂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患者脚部溃烂,经常采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目前,临床上在治疗患者的脚部创口时,都是采用普通的负压引流管,该种引流管为圆形橡胶软管,软管上有引流孔,软管的外部设高分子医用海绵层。通过将引流管放置在患处进行负压创面治疗。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脚部溃烂通常同时多发在脚部的多个部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这种负压引流管进行治疗时需要多个部位单独设置引流管进行治疗,操作复杂,且引流管走行于足部皮肤表面,在采用负压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局部压迫性缺血坏死,此外,因脚趾表面结构复杂,表面狭小,使得给予半透膜封闭创面时困难较大,且当以半透膜包覆多个足趾时,足趾之间易相互压迫引起医源性皮肤缺血坏死及溃疡形成,大大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能方便地对患者脚部创口进行创面治疗、减少引流管及足趾间意外压迫致缺血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的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负压引流器,其特殊之处是,包括医用海绵制成的吸引体,所述吸引体至少具有与人体脚部前掌相适应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前端设有五个可容纳脚趾的小隔腔,相邻的小隔腔之间设有医用海绵制成的隔挡,所述吸引体的上部设有活动的上盖,所述吸引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引流孔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引流端与吸引体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上盖,将患者的脚放置在吸引体的腔体内,患者的五个脚趾分别放置在五个小隔腔内,然后关闭上盖,通过外部覆膜使患者脚部与吸引体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然后通过与吸引体连接的负压引流管对脚部创面进行负压创面治疗。如果患者仅在脚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部位存在创面,那么根据实际创面情况用剪刀将吸引体上的其余部分剪掉、只保留与创面对应的部分的吸引体及引流管即可。
所述吸引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具有向后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可以对患者脚部侧面及侧后部的创面进行引流、治疗。
为便于使用及加工,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挡可与吸引体一体制出或制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通过采用与人体脚部相适应的吸引体,在对患者脚部患处进行负压创面治疗时,可以很方便地对创面进行治疗操作,可以大大减轻护理工作量,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引体能与患处创面可靠接触,可以大大提高治疗效果,且减少传统引流管走行于足部皮肤表面,在采用负压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局部压迫性缺血坏死的风险,以及以半透膜包覆多个足趾时,足趾之间易相互压迫引起医源性皮肤缺血坏死及溃疡形成的风险,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B剖视示意图;
图中,1、延伸部,2、吸引体,3、隔挡,4、小隔腔,5、上盖,6、引流管,7、引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4所示,一种负压引流器,其包括医用海绵制成的吸引体2,所述吸引体2至少具有与人体脚部前掌相适应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前端设有五个可容纳脚趾的小隔腔4,相邻的小隔腔4之间设有医用海绵制成的隔挡3,所述吸引体2的上部设有活动的上盖5,所述吸引体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个带有引流孔7的引流管6,所述引流管6的引流端与吸引体2密封连接。
为便于使用及加工,本实施例中的隔挡3可与吸引体2一体制出或制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开上盖5,将患者的脚放置在吸引体2的腔体内,患者的五个脚趾分别放置在五个小隔腔4内,然后关闭上盖5,通过外部覆膜使患者脚部与吸引体2之间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然后通过与吸引体2连接的引流管6对脚部创面进行负压创面治疗。如果患者仅在脚部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部位存在创面,那么根据实际创面情况用剪刀将吸引体2上的其余部分剪掉、只保留与创面对应的部分的吸引体及引流管即可。例如:如果患者仅在第一趾、第二趾和第三趾的趾间存在创面,那么可以将对应第四趾和第五趾部分的吸引体及靠近第四趾和第五趾的引流管剪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赵家军,未经李秋;赵家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纤维理疗手套
- 下一篇:气压源与潮湿器区间管路的预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