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电刀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7676.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1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勇;王维伟;陈建斌;赵会博;孙建军;魏思东;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勇;王维伟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宋金鼎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刀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电刀笔。
背景技术
现代外科中电子外科手术已广泛普及,电子外科手术系利用高频电流来切开组织,达到止血的效果,手术电刀是手术中不可缺少的止血工具,融切割、分离、止血为一体,使这些分开性的操作同时完成,减少结扎或缝合止血的频度,大大地缩短了手术时间,但凡是手术,即使有电刀笔止血,打开组织后,体内出血仍然存在,且电刀笔只能止血,不能吸血,通常情况下,还需要有多名操作人员同时用和吸引器相连接的吸引头进行吸血处理,以防止出血过多,而影响手术视野,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时,人员过多,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对病患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刀笔,可有效解决现有的手术电刀笔不能吸血及浪费人力和物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刀笔体,电刀笔体由笔杆和笔杆上端的刀头构成,笔杆的上部装有直管部分,直管部分的侧壁上装有向下延伸的中间管体,中间管体的下端上装有连接头,构成一体结构的吸引头,中间管体置于笔杆外侧或笔杆内,并和笔杆固定在一起,刀头下端经直管部分的上部开口穿过直管部分装在笔杆上部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一个人即可实现开刀和吸血的同时操作,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还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管部分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刀笔体,电刀笔体由笔杆1和笔杆上端的刀头2构成,笔杆的上部装有直管部分3a,直管部分3a的侧壁上装有向下延伸的中间管体3b,中间管体3b的下端上装有连接头3c,构成一体结构的吸引头,中间管体3b置于笔杆外侧或笔杆内,并和笔杆固定在一起,刀头下端经直管部分的上部开口穿过直管部分装在笔杆上部内。
所述的刀头2中部套装固定有绝缘隔热层5,绝缘隔热层穿过直管部分,绝缘隔热层和直管部分之间有间隙6,绝缘隔热层的下端和直管部分密封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的中间管体3b的长度大于笔杆的长度;所述的连接头3c经体外吸引连接管和吸引器相连接;所述的直管部分3a上有内外连通的多个防堵孔4;所述的中间管体3b为软管或弧形弯曲的管体。
使用时,刀头划开组织的同时,吸引头在吸引器的作用下同时工作,进行吸血处理,不需要多人相互配合,一个即可完成操刀和吸血的工作,避免了人员过多造成的浪费,且工作效率高,缩短手术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仅将现有的吸引头的上部进行了改进,将原有的上部直管改成由直管和中间管体两部分构成,方便刀头的下端穿过上部的直管部分插装在笔杆上,原有的下部连接体外吸引连接管的连接头和电刀笔的结构不变,不但易加工,成本低,更是集切割、止血、吸血为一体的手术电刀,使用方便,提升了手术安全系数,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造,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勇;王维伟,未经陈国勇;王维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