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7576.4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干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88 | 分类号: | B65D85/88;B65D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锂离子电池 装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应运到手机、笔记本电脑、MP3、数码相机、移动DVD甚至汽车行业等移动设备。
锂离子电芯的使用过程是一个不断充电放电的过程,其内部存有有机溶剂和遇水、氧等能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氢氟酸的电解质锂盐,一旦电芯内部HF含量过高,电芯电性能(如容量、循环寿命、放电平台等)会发生损耗,严重影响电芯的使用,因此电芯的封装可靠性对电芯的正常使用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使电芯内部处于真空、无氧、无水的环境,才能保证聚合物锂离子电芯的高性能使用要求。
随着便携式电子器件朝着轻便、灵巧发展,对电芯的要求也朝着轻、薄的方向发展。传统软包装锂离子电芯厚度通常在3mm以上,以铝塑膜为包装材料的电芯生产工艺,通常做法是将铝塑膜冲坑,成型后深度为2.0-5.0mm,所冲的主体坑用于存放组装后的电芯主体,依靠铝塑膜成型坑来进行封装、成型、切边定位。但对于薄电芯,对应成型坑为0-2mm,若仍然依据成型坑定位比较困难,导致封头压电芯主体报废或热封印距离主体区过大导致切边成型后热封印宽不够,存在储存涨气隐患,导致电芯失效。
查询对封装定位的相关文献,《一种软包装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封装定位装置》(授权公告号CN 202434656 U)采用带固定槽位上下盖板以及定位柱进专门夹具行定位,主要针对异型结构、超大、超厚的电池,且该固定槽并不能对薄电芯进行有效定位。
如图1~3所示,以铝塑膜为包装材料的电芯生产传统工艺主要有如下工位需要定位:侧封封印边2与侧封主体边7的距离,放气封印边4与侧封主体边6,以及切边后两侧边的第一封印宽度8和第二封印宽度9,传统定位方式都依据成型冲坑的坑深10置于传统夹具凹槽内进行定位。当电芯薄,坑深10浅时将很难定位时,将影响侧封封印边2与放气封印边4到主体的距离,以及影响切边成型后第一封印宽度8和第二封印宽度9,导致切边成型后封印宽度不够,存在储存涨气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本实用新型将定位孔与相应夹具定位销配套定位,可有效确保热封印边宽度到主体的距离,能够获得较为一致的热封印边到主体区距离,保证了电芯封装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包括顶封封印边、侧封封印边、真空封印边、放气封印边、气袋区和主体区,所述气袋区设置于所述真空封印边和所述放气封印边之间,所述主体区设置于所述侧封封印边和所述真空封印边之间,所述顶封封印边设置于所述主体区的一侧,所述侧封封印边或所述真空封印边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所述主体区的边缘处设置有对折线,一个所述定位孔通过所述对折线与另一个所述定位孔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偶数。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或多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孔的形状与相应夹具上的定位销的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的一种改进,所述包装袋冲坑深为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定位孔的锂离子电池包装袋的一种改进,所述包装袋冲坑深为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顶封封印边、侧封封印边、真空封印边、放气封印边、气袋区和主体区,气袋区设置于真空封印边和放气封印边之间,主体区设置于侧封封印边和真空封印边之间,顶封封印边设置于主体区的一侧,侧封封印边或真空封印边的外侧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的数量设置为至少两个,主体区的边缘处设置有对折线,一个定位孔通过对折线与另一个定位孔对称。本实用新型将定位孔与相应夹具定位销配套定位,可有效确保热封印边宽度到主体的距离,能够获得较为一致的热封印边到主体区距离,保证了电芯封装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锂离子电芯气袋封装成型后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锂离子电芯切边成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锂离子电芯气袋冲坑成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芯气袋封装成型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锂离子电芯的冲坑成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液分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SCR尾气后处理系统故障诊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