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刺去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7123.1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缪国平;叶长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川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6 | 分类号: | B24B9/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43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刺 去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毛刺去除装置。
机油泵主要用于将机油自油底壳输送到引擎运动件,输出的是高压油液。机油泵的泵盖平面度、平行度、粗糙度会直接影响机油泵的密封性、稳定性,及机油泵输出机油的流量和压力,决定了变速器换挡的平滑性、快捷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为了满足换挡需求,油泵均具有复杂的油路结构,无论采用何种加工方式,油路的表面均会产生加工毛刺。在油泵组装时,残留的加工毛刺会进入油路,导致变速器阀板油路堵塞,油路不通,变速器无法及时换挡,从而产生安全故障,因此,在加工完成后,必须去除加工毛刺。
目前,通常采用人工去除毛刺。工人使用专用旋转刀对油道边缘进行初步去除,然后再使用氧化铝专用毛刷进行去除,氧化铝专用毛刷在正反方向高速旋转,从而对毛刺进行彻底去除。然而,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去除效率低:由于油路结构复杂,无法使用机械方法进行毛刺去除,只能由工人逐点去除。油路及储油槽、泄油槽两侧均需去除毛刺,人工去除毛刺效率低,周期长。
2)质量难以保证:工人在去除时,使用的旋转刀容易划伤油路,且可能产生新的毛刺;同时,采用人工方式,可能存在部分毛刺未被去除的情况,无法保证毛刺被完全去除,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3)机油泵泵体清洗困难:采用氧化铝专用毛刷旋转去除毛刺时,氧化铝粉末会粘附在油路及加工平面上,需使用铜丝刷进行粗清洗,再使用高压水清洗。清洗困难,无法保证去除泵体内全部残留异物。
4)成本高:氧化铝专用毛刷具有价格高,易磨损等缺点,使用其去除毛刺,工件去除毛刺的成本不低于1.5元/件,成本较高。同时,还需要人工去除,进一步增加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毛刺去除装置。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产品质量稳定,能够有效满足工件加工要求。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毛刺进行有效去除,避免毛刺残留,有效减少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毛刺去除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变频电机、设置在支架上的容器,所述变频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容器位于变频电机的上方,所述变频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强磁体,所述容器内放置有滚针。
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安装工装。
所述变频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
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防护罩。
所述容器为不锈钢容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变频电机、容器和控制系统,变频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容器、变频电机分别设置在支架上,容器位于变频电机的上方。变频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强磁体,容器内放置有滚针。使用时,在容器内放置液体,液体为水或清洗溶液,将工件置于容器内,启动控制系统,使变频电机带动强磁体正反方向旋转。在强磁体的作用下,滚针与工件在液体中作不同步运动,从而将工件表面的毛刺去除。滚针在强磁体作用下,会随磁场变化产生高速跳跃流动、调头等不规则运动,进入工件内孔、死角、夹缝表面等接触部位高速摩擦,从而完成工件的抛光、清洗、去除毛刺等精密研磨效果。针对不同大小的工件,选择相应规格的滚针即可。
作为优选,容器内设置有安装工装。在容器内设置安装工装,能够便于工件的放置。变频电机为变频调速电机,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够改变变频电机的方向、转速。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通过控制系统与报警装置的连接,能够实现系统的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还能根据需要,对变频电机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置有防护罩,容器为不锈钢容器。防护罩能够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支架上设置有防护罩,容器为不锈钢容器。防护罩能够对工人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川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市川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7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针形冲击磨定针结构
- 下一篇:四工位磨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