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集成操控式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6428.0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4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慧;王丽娜;武慧平;刘爱文;史春江;赵华瑞;严志雄;胡跃明;林量才;汤楚强;姜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3/66 | 分类号: | B60T13/66;B61H11/06;B61H1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集成 操控 制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车辆制动系统,具体地指一种铁路货车集成操控式制动系统。
高速重载运输是提高铁路货运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今世界铁路货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对铁路货车的制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重载货车上的制动系统不仅需要解决制动距离限值、纵向动力学性能、长大坡道地区的制动安全性等问题,而且需要更高的制动效率、更好的制动缓解性能、以及更简单可靠的结构布局。
然而,我国现有铁路货车大多采用传统的空气制动机及杠杆传动机构组成的制动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分散设置的制动缸、闸调器、控制阀、空重车调整装置、加速缓解装置等部件实现车辆的制动和缓解功能。制动缸、闸调器及其部分杆系结构设置在车体上,并通过设置在车体和转向架上的整套杆系连接机构传递、扩大制动力,其部件笨重繁多、结构雍杂零散、制动效率较低、制动缓解性能较差,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浴盆车、漏斗车、凹底车等具有特殊结构底架的车体而言,制动系统的排布更为困难,其制动距离长、制动效率、制动缓解不良且故障率高等的缺陷始终无法全面解决。因此,很难适应高速重载货车对制动系统安全可靠性的高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布局紧凑合理、制动效率高、缓解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能够满足高速重载需要的铁路货车集成操控式制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铁路货车集成操控式制动系统,包括与每辆车配套装备的基础制动子系统、风控制动子系统、电控制动子系统和手控制动子系统,所述基础制动子系统安装在转向架的两侧架之间,所述风控制动子系统和电控制动子系统安装在车体底部,所述手控制动子系统安装在车体端部,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基础制动子系统具有制动梁组成、安装在制动梁组成两端的刹车闸瓦、安装在制动梁组成上的制动杠杆、用于驱动制动梁组成相对于车轮伸缩的制动缸、以及用于调节刹车闸瓦与车轮之间间隙的闸调器,所述闸调器上设置有手制动拉杆;
所述风控制动子系统具有与机车风源控制装置相连的制动主管,所述制动主管的输出端通过组合式集尘器与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过渡端通过风缸连接管与副风缸的充放气接口法兰相连,所述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输出端与制动支管相连,所述制动支管的末端与所述制动缸的进出气接口法兰相连,从而通过风压控制实现各车辆基础制动子系统的制动与缓解;
所述风控制动子系统具有与机车风源控制装置相连的制动主管,所述制动主管的输出端通过组合式集尘器与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输入端相连,所述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过渡端通过风缸连接管与副风缸的充放气接口法兰相连,所述空气控制阀的风源输出端与制动支管相连,所述制动支管的末端与所述制动缸的进出气接口法兰相连,从而通过风压控制实现各车辆基础制动子系统的制动与缓解;
所述电控制动子系统具有与机车电信号控制装置相连的主电缆,所述主电缆上设置有分线盒,所述分线盒通过支电缆与所述空气控制阀的电信号控制端相连,从而通过电信号控制实现各车辆基础制动子系统的同步制动与缓解;
所述手控制动子系统具有手动链轮机,所述手动链轮机上设置有制动链条,所述制动链条通过转向滑轮与所述闸调器上的手制动拉杆相连,从而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各车辆基础制动子系统的制动与缓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通过风控制动子系统的制动支管与基础制动子系统的制动缸相衔接,能够及时实现风控制动与缓解的需要,确保铁路货车正常运行;通过手控制动子系统的制动链条与基础制动子系统的手制动拉杆相衔接,能够随时满足手控制动与缓解的需要,有利于车辆适应不同场地的作业;通过电控制动子系统的分电缆与风控制动子系统的空气制动阀相衔接,能够确保各车辆的基础制动子系统同步制动和同步缓解,并在车辆运行时对副风缸连续补充风压,在空重车不同状态时实施不同的制动力。从而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效率,进而提高车辆运行速度、减轻车辆纵向冲击,最终确保车辆在高速重载条件下运行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6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