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水彩笔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5372.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8/03 | 分类号: | B43K8/03;B43K8/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蔡呈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水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水彩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彩笔,一般包括包括中空的笔杆、笔盖帽、安装于笔杆前端的引水笔芯、安装于笔杆腔室前部的卷包芯,所述的卷包芯由两头中通的圆柱形防水外膜和填充于防水外膜内的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引水笔芯与卷包芯内的吸水材料相接触,有色液体附着于吸水材料中,在运输过程中笔的方向不可能保证都是引水笔芯朝下方向的,尤其是为了造型或者美观需要,笔的方向是引水笔芯朝上倒置方向运输或保存的。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卷包芯尾部没有密封,卷包芯内的有色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尤其是受力或碰撞情况下,容易倒漏。影响水彩笔的外观,严重的话还会对书写带来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倒置而不易漏液,便于运输的水彩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彩笔,包括中空的笔杆、笔头、笔盖帽、置于笔头内的引水笔芯和安装于笔杆内的卷包芯,所述的卷包芯由圆柱形防水外膜和填充于防水外膜内的吸水材料组成,所述的引水笔芯与卷包芯内的吸水材料相接触,所述卷包芯的尾部套有一后防漏盖,所述的后防漏盖包括套于卷包芯尾部外圆柱面上的套身、接于套身后端的备用储液腔,所述套身的圆柱面内壁与防水外膜外圆柱面配合套接,所述备用储液腔的开口与卷包芯后端相通,后防漏盖的向后移动被笔盖帽限位,后防漏盖的向前移动被防水外膜后端限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套身的内圆柱面后侧设有收缩台阶和收缩阶梯孔,收缩台阶前端面与防水外膜后端配合限位,收缩台阶后端面与笔盖帽前端配合限位,收缩阶梯孔内腔构成备用储液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的收缩台阶为锥形台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的套身内壁上设有环形凸环,所述的环形凸环上带有缺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的套身内壁上设有两圈前后平行的环形凸环,两圈环形凸环各有一缺口,两缺口错开。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的套身内壁后侧设有内高外低非连续限位锥面。
作为一种改进:套身的轴线长度大于卷包芯的直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后防漏盖的套身内壁上带有多根间隔而立的竖筋。
本实用新型的水彩笔由于在卷包芯的尾部套有后防漏盖,其与防水外膜的配合使得水彩笔即使处于倒置状态卷包芯内的吸水材料所吸附的有色液体也不易漏出,使水彩笔的外观上整洁美观,且还能防止有色液体挥发,减少浪费。套身后端的备用储液腔可暂时安全收纳部分有色液体,不使外漏,并且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这部分有色液体又能回到卷包芯内供书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彩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防漏盖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防漏盖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水彩笔,包括中空的笔杆1、笔头2、笔盖帽7、置于笔头2内的引水笔芯3和安装于笔杆1内的卷包芯4,所述的卷包芯4由圆柱形防水外膜4.1和填充于防水外膜4.1内的吸水材料4.2组成,所述的引水笔芯3与卷包芯4内的吸水材料4.2相接触,所述卷包芯4的尾部套有一后防漏盖6,所述的后防漏盖6包括套于卷包芯4尾部外圆柱面上的套身6.1、接于套身6.1后端的备用储液腔6.2,所述套身6.1的圆柱面内壁与防水外膜4.1外圆柱面配合套接,套身6.1内壁后侧设有内高外低非连续限位锥面6.11。其作用在于:该非连续限位锥面6.11可以很稳固地与卷包芯4的后端配合,使卷包芯4后端轴向、径向的定位稳固。该套身6.1的轴线长度大于卷包芯4的直径,使得其带有一定长度,保证后防漏盖6的连接性和防漏性。所述备用储液腔6.2的开口与卷包芯4后端相通,后防漏盖6的向后移动被笔盖帽7限位,后防漏盖6的向前移动被防水外膜4.1后端限位。
所述的后防漏盖6套身6.1的内圆柱面后侧设有收缩锥形台阶6.6和收缩阶梯孔6.7,收缩锥形台阶6.6前端面与防水外膜4.1后端配合限位,收缩锥形台阶6.6后端面与笔盖帽7前端配合限位,收缩阶梯孔6.7内腔构成备用储液腔6.2。备用储液腔6.2的作用在于有色液体能于卷包芯4后端回流到吸水材料4.2,节约材料不浪费。
为稳固卷包芯4与后防漏盖6的连接性,同时又有助于卷包芯2内部与外部气循环的畅通,所述后防漏盖6可采用如图2或图3所示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温州天骄笔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5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组件
- 下一篇:卷绕线缆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