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4936.5 | 申请日: | 2012-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叶仲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仲和 | 
| 主分类号: | E03D1/38 | 分类号: | E03D1/3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曹元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水 后背 上方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
背景技术
现有坐便器分为:有水箱坐便器和无水箱坐便器两类。无水箱坐便器,往往是在坐便器上增加一些活动机械零部件,从而达到节水、无水箱的效果,但活动机械零部件容易损坏,密封可靠性差,因此绝大多数坐便器都有水箱。带水箱坐便器的长度一般较长,在70cm左右。现在房价高涨,人们被迫购买小户型的房子(蜗居)。蜗居中的卫生间面积一般都很小。典型的蜗居卫生间内部尺寸是1100*1400mm,而普通坐便器长700mm,宽350mm。若采用普通坐便器,则蜗居卫生间中的淋浴使用面积很小,淋浴就很局促!因此很多短坐便器的技术方案就被提出。
有水箱的坐便器,其水箱和座体可以是连在一起的或者分离的。如图1所示,水箱和座体连在一起的,俗称连体式坐便器。有些坐便器的水箱和座体是分开成型的,这类坐便器中,又分为分体式坐便器和分离式坐便器两类。如图2所示,分体式坐便器装配时,通常是用螺钉和螺母将水箱紧固在座体上。如图3所示,分离式坐便器的水箱和座体是分开安装在不同地方的,两者之间用水管连接。
在现有的分离式坐便器中,坐便器座体的进水口一般都在坐便器座体后背的中央上方,如图4所示,这样的进水口,当水从进水口进入座体圈上水道后,直接垂直地冲击圈上水道的内侧壁,于是动能损失较大,对座体便池内壁的冲刷力度较小,而且虹吸的吸力小,不利于污物的排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冲水的状况,提供一种冲刷能力强、排污效果好的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其包括座体、水箱、进水管;所述座体的后背设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座体后背的侧上方。
所述进水口位于座体后背的左侧上方或右侧上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进水口设在座体后背的侧上方,进水管的水从进水口进入座体的圈上水道后,流动更顺畅,通过圈上的一系列倾斜布水眼流入座体便池,在座体便池内壁上形成强大的漩涡,加大了水流对座体便池内壁的冲刷力度,同时也加大了虹吸的吸力,更利于将污物排出。该坐便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合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很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连体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分体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分离式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分离式坐便器的座体后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的座体后背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进水口在后背侧上方的短坐便器,其包括座体1、水箱2、进水管3;所述座体1的后背设有进水口11,进水口11通过进水管3与水箱2连通,所述进水口11位于座体1后背的侧上方。
所述进水口11位于座体1后背的左侧上方或右侧上方。
如图7所示,进水管3的水从进水口11进入圈上水道后,流动更顺畅,通过圈上的一系列倾斜布水眼流入座体1便池中,在座体1便池内壁上形成强大的漩涡,加大了水流对座体1便池内壁的冲刷力度,同时也加大了虹吸的吸力,更利于将污物排出。该坐便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合推广应用,市场前景很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仲和,未经叶仲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9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