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俯卧撑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924.2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建英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俯卧撑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俯卧撑是常见的健身运动,主要锻炼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俯卧撑运动,这是因为做俯卧撑需要较大的力量,小孩、老人、女性以及体弱者通常无法做俯卧撑运动,其手臂不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
中国专利ZL200320108149.9公开了一种俯卧撑健身器,包括:一主架,两端通过贴地管座固定;竖于主架中间的套管,其顶端安装有衬套;由基架板和基架管相连接固定而构成的基架,基架管套设于套管内;设置于主架上并竖于套管两旁且比套管稍短的固定管;两握手管,各铰接设置于主架两侧的固定管上,其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基架板相铰接;分别固定设置在两握手管另一端的把手;一靠垫,固设于基架的上方。在使用时,人的前胸靠在靠垫上,两手握住两侧的把手后用力压下,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握手管一端向下运动,另一端向上推动连接管并带动基架升起,人的胸部受靠垫推顶向上运动,以完成俯卧撑的动作。这种俯卧撑健身器利用杠杆原理将手臂向下的支撑力转化成向上推动人的胸部的力,使做俯卧撑所需的力量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原本力量不足的人也可以做俯卧撑运动。
上述俯卧撑健身器的缺点是在使用时手部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是圆弧运动,而不是正常俯卧撑的上下竖直运动,因此使用该俯卧撑健身器做的俯卧撑动作不是标准的俯卧撑动作。并且,该俯卧撑健身器采用杠杆机构作为主体运动机构,杠杆的两端受力如果在瞬间相差较大,则会失去平衡导致受力较大一端突然下落,另一端突然翘起,当使用者的动作进行到一半时若双手支撑不住突然失力,则胸部会随靠垫成自由落体下落,使用者无法安全结束俯卧撑动作,有受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俯卧撑训练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俯卧撑健身器形成的俯卧撑动作不标准,并具有上述安全隐患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俯卧撑训练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的四个缸体,每一个缸体中设有可在缸体中上下滑动的活塞,每一个活塞上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每一个缸体于对应活塞下方的空间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各腔室中充满流体;位于左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互相连通,位于右侧的两个缸体的腔室的底部也互相连通;位于中部的两个缸体的活塞杆的顶部与一顶胸板固定连接,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缸体的活塞杆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撑手部。
所述各缸体固定在同一块基板上。
所述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大于位于中间的两个缸体的横截面。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使用时,使用者双手撑在两个撑手部上,胸部靠在顶胸板上,当双手向下对两个撑手部用力时,力经撑手部下方的活塞杆、活塞,通过下方腔室内的流体传递至顶胸板下方的活塞、活塞杆,再传递到顶胸板,将人体胸部向上顶,使人们用较小的力就可以做俯卧撑动作,适于年幼、年老或体弱者锻炼手臂和胸肌;本实用新型的撑手部、顶胸板运动平稳、缓慢,安全可靠,当使用者双手支撑不住突然失力时,胸部不会突然下落,而是随着顶胸板缓慢向下运动,使用者可以从容地结束俯卧撑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手臂撑直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手臂弯曲且胸部位于最低位置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俯卧撑训练装置,参照图1至图3,包括竖向设置并依次自左向右排列于一块基板10上的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中分别设有可对应在其中上下滑动的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上分别连接有向上竖直延伸的活塞杆12、活塞杆22、活塞杆32、活塞杆42,缸体1、缸体2、缸体3、缸体4于对应活塞11、活塞21、活塞31、活塞41下方的空间分别形成容纳流体的密闭的腔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上方的空间与外界相通,腔室14、腔室24、腔室34、腔室44中充满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建英,未经程建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净化分离机
- 下一篇:小口径超声波智能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