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4525.6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3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鲁泥藕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58 | 分类号: | B65D85/58;B65D85/30;B65D8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郭佩兰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形 晶片 包装 夹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晶片的包装,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大批量、小直径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
背景技术
红外光学材料如锗、硒化锌、硫化锌等主要用作红外光学系统的窗口和透镜,规格种类繁多,尺寸从Φ10mm-Φ300mm不等,形状有圆片、方片等,但数量最多的Φ20mm-Φ30mm,厚度2-3mm的小圆片,每年市场需求有数十万片之多,由于这类红外材料都是脆性材料,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对包装提出较高要求。
目前,市场上用于晶片的包装盒多为单片晶片的独立包装,此种包装成本较高,多用于晶圆片抛光镀膜后的包装。也有一些能同时放下十多片晶片的塑料包装盒,但这些包装盒材料多为较薄的硬塑料,包装的产品在运输途中极容易损坏,而且这种包装多用于直径50mm以上的晶片。市场上很少有用于批量包装小规格晶片的包装盒,偶尔有一些能同时容纳数量较多晶片盒,但却是安放容易取件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小直径、多规格、较大批量的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本包装夹层架使用方便、运输安全及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这种用于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它包括:至少一个夹层,每个夹层包括:位于上部的承载层,位于承载层下方的穹顶,所述的承载层包括:位于周边的“田”字型硬海棉框架,将空间分割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装有硬海绵横向分割条,横向分割条与硬海绵纵窄条交叉并插接,插接后的空间为装载圆形晶片的空槽。
所述的穹顶上设有加塞。
硬海棉材料是指海绵硬度为46~55°的全攻型海绵。
一种用于圆形晶片包装的夹层架,采用硬海绵材料作为夹层,夹层田字型的硬海绵框架把此夹层划分为四个存储晶片的区域,这四个区域的位置为固定位置,不能变动。而每个区域内有若干行开槽,此开槽用硬海绵横向分割条隔开,因此每个区域可划分为3列或4列开槽。
夹层下面,与四个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可调高度的穹顶。
本夹层架可以是一个夹层,也可以是多个夹层叠成。
位于承载层下方的穹顶,该穹顶可作为紧接的下面一层的顶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开槽的长度可调,适合槽内存放不同直径的晶片,因此可用相同的盒子存储不同规格的晶片;晶片放入槽内后,有一部分露在槽外,方便存取;可调高度的穹顶,适合露出槽外晶片的不同高度;每层存储量大,存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夹层主视图。
图2:硬海绵横向分割条主视图。
图3:硬海绵横向分割条与硬海绵纵窄条交叉插接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位于上部的承载层的俯视图。
图5:加塞形状图。
图6槽内存放晶片后位置示意图。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1为硬海绵纵窄条,2为硬海绵框架,3为硬海绵横向分割条,4为开槽,5为穹顶,6、加塞,7为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多规格圆形晶片包装盒夹层采用硬海绵材料,夹层上表面包括田字型的硬海绵框架2,此结构主要用于承受晶片重量,并把夹层分为四个区域(I、II、III、IV);与田字型框架连为一体的不可变动的硬海绵纵窄条1;可移动位置的硬海绵横向分割条3;硬海绵横向分割条3插进硬海绵纵窄条1上的凹槽,3与1交叉形成开槽4,用于存放晶片。由于横向分割条3放置的位置不同,可形成3列或4列开槽。(图1中为3列开槽)
承载层的底部是由硬海棉做成的实底,而穹顶5所对应的下一个夹层晶片凸出的部位是向上拱起的。
夹层下表面包括可调高度的穹顶5,此穹顶内的加塞6,同为硬海绵材质,呈两边带圆弧的瓦片形状(见图5),可通过添加加塞6来改变穹顶的高度,从而适合晶片露出开槽部分的不同高度。
图6为槽内存放晶片后位置示意图,7为晶片露出开槽的部分,此部分方便取放。
此夹层每个区域能存放30-50片的晶片,因此每一夹层能码放100-200片的晶片,把装满晶片的此夹层依次码放于标准的纸箱内,每个箱子能码放300-600片的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4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速电梯壁板
- 下一篇:吸尘器上的多级旋风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