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型PU发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3980.4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2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 发明(设计)人: | 朴喜大;周隆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喜大;周隆文 |
| 主分类号: | B29C44/00 | 分类号: | B29C44/00;B29C44/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 地址: | 韩国釜山市***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pu 发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与一种发泡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环保型PU发泡装置。
近年来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全球各地发生很多灾难,诸如超强飓风、豪大雨与大雪等,皆造成人民财产与安全上的重大损失,归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业发展过于快速,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与各种污染物所导致。
而在各种工业污染中,用于制造运动鞋等用途的PU发泡产业所产生的污染物更为严重,因为该PU发泡产业于生产PU发泡体时,必须使用氢氟氯碳化物(HCFC)作为发泡剂,但该HCFC却会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破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PU发泡装置,其不需使用HCFC及水即可进行PU发泡;可直接应用于现有的发泡灌注机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型PU发泡装置,包含有:
一发泡灌注机,其具有一灌注机本体,且该灌注机本体连接有一异氰酸酯基料桶以及一羟基料桶;
一供气单元,其具有一输出无害气体的供气口;以及
一混合单元,其具有一混合槽,且该混合槽的周侧设有一进料口、一进气口以及一出料口,其中,该进料口连接于该羟基料桶,而该进气口则连接于该供气口,该出料口连接于该羟基料桶,且该混合槽内更设有一螺杆,且该螺杆连接有一电动机。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加压单元,其具有一加压桶,且该加压桶具有一入口与一出口,其中,该入口连接于该出料口,而该出口则连接于该羟基料桶,且该加压桶内更设有一加压系统,可供对该加压桶内进行加压。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加压单元,其具有一加压桶,且该加压桶具有一入口与一出口,其中,该入口连接于该出料口,而该出口则连接于该羟基料桶,且该加压桶内更设有一加压系统,可供对该加压桶内进行加压。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检测单元,其具有连接于该加压桶的一进料管,且该进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检测泵,该检侧泵连接有一比重计,该比重计连接有一出料管,该出料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该加压桶。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泵单元,其具有连接于该羟基料桶与该进料口间的一第一泵,以及连接于该出口与该羟基料桶间的一第二泵。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控制阀,其设于该羟基料桶与该进料口间。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更进一步包含有一三通阀,且该三通阀的二端分别连接于该出口与该羟基料桶,而第三端则连接于该进料口。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该无害气体为氮气。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环保型PU发泡装置,使用者只要先将一含羟基的羟基化合物预先存放于该羟基料桶内,以及一含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盐聚合物存放于该异氰酸酯基料桶内,之后将该含羟基的羟基化合物与该供气单元提供的无害气体,同时送入该混合单元内进行混合,让该含羟基的羟基化合物发生乳化反应,以降低该含羟基的羟基化合物的比重,最后再将乳化后的该含羟基的羟基化合物与该含异氰酸酯基的异氰酸盐聚合物一起送入该灌注机本体内,并于常压的环境下混合成一混合物,即可通过该无害气体脱出该混合物时,促使该混合物产生发泡作用,而让该混合物形成一PU发泡体,因此,使本实用新型的环保型PU发泡装置不需使用HCFC及水即可进行PU发泡,如此不仅可达到环保效果,且可避免产生水解反应,以确保该PU发泡体的质量,同时更因为本实用新型直接应用于现有的发泡灌注机上,所以极具推广环保与经济上的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10‑发泡灌注机;100‑环保型PU发泡装置;11‑灌注机本体;12‑异氰酸酯基泵;13异氰酸酯基料桶;14‑羟基泵;15‑羟基料桶;
10‑发泡灌注机;100‑环保型PU发泡装置;11‑灌注机本体;12‑异氰酸酯基泵;13异氰酸酯基料桶;14‑羟基泵;15‑羟基料桶;
20‑供气单元;21‑供气口;
30‑混合单元;31‑混合槽;312‑进气口;313‑出料口;32‑螺杆;311‑进料口; 33‑电动机;
40‑加压单元;41‑加压桶;411‑入口;412‑出口;42‑加压系统;
50‑检测单元;51‑进料管;52‑检测泵;53‑比重计;54‑出料管;
60‑泵单元;61‑第一泵;62‑第二泵;
70‑控制阀;
80‑三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喜大;周隆文,未经朴喜大;周隆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