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3634.6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倍得福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36 | 分类号: | H02M1/3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蔡正保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电源 起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而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进入80年代计算机电源全面实现了开关电源化,率先完成计算机的电源换代,进入90年代开关电源相继进入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领域,程控交换机、通讯、电子检测设备电源、控制设备电源等都已广泛地使用了开关电源,更促进了开关电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开关电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在不断地创新,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开关电源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现有的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往往在输入端连接多个热敏电阻和一个压敏电阻串联来实现软起动保护,但是多个热敏电阻和一个压敏电阻串联使得焊接板上的焊接点更多,线路连接更加复杂,由于起动电路的瞬间电流较大,更多的焊接点存在故障率更高,维修排故更为麻烦,生产成本更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该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能够减少电路的焊接点,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便于维修排故,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包括与电源连接的全桥整流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和开关电路,所述的电源输入电路与开关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有一个热敏电阻Rt,全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为本电路的输出端,本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还包括一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开关电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与热敏电阻Rt并联连接。
由于起动的瞬间电流较大,设置热敏电阻Rt可有效对电路进行保护,接通电源,交流电信号输入电源输入电路和全桥整流电路,电流在电源输入电路处理后输出给开关电路,当起动完成后,电压进入稳定状态,电路不再需要热敏电阻Rt的保护,为了提高热敏电阻Rt的使用寿命,开关电路接通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的常开开关K吸合,继电器常开开关K吸合将热敏电阻短接,交流电电源信号直接接入全桥整流电路输出供电。
在上述的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电路和开关电路通过光耦连接。光耦连接可靠性更好。
在上述的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中,所述的电源输入电路包括正极与电源连接的稳压二极管W与二极管D1、压敏电阻Rv和电阻R1,所述的稳压二极管W的负极与压敏电阻Rv一端连接,所述压敏电阻Rv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入端的一端连接,所述的二极管D1负极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入端的另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W和二极管D1将输入的交流电信号整成直流电信号,稳压二极管W可提高输出电压的稳定性,电阻R1用于降压,电阻R1的阻值可根据电路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压敏电阻Rv用于对电源输入电路过压保护。
在上述的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中,所述的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2和场效应管Q,所述光耦输出端的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的源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的栅极与电阻R2连接在光耦输出端的同一端上,所述场效应管Q的漏极与光耦输出端的另一端连接。当起动完成,场效应管Q导通,从而接通继电器线圈,使继电器常开开关K吸合,场效应管Q用于控制接通继电器线圈是否得电。
在上述的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中,作为优选,所述的继电器线圈上并联有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场效应管Q的源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在继电器线圈与电阻R2连接的该端上。二极管D2起限流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开关电源软起动电路具有以下优点:1、一个热敏电阻替换多个热敏电阻和一个压敏电阻,减少焊接板上的焊点,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便于维修排故,降低了制造成本;2、通过光耦连接,提高可靠性;3、增设二极管,起限流作用,提高电路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全桥整流电路;2、电源输入电路;3、开关电路;4、继电器线圈;5、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倍得福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倍得福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6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