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3630.8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玲;赵春森;王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梁超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分散 溶解 水粉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一种干粉药剂与水混合的装置,特别是用于油田中后期开发的三次采油中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领域中,油田中后期开发的三次采油的聚合物驱、多元复合驱工程,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中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是该装置将干粉与水充分混合的主要部分,因此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是聚合物分散溶解装置的技术关键。现有混合头在设计上存在干粉与水进溶解罐前混合面积小,分散不均匀,使干粉润湿不充分,故装置的分散质量低,进入溶解罐的聚合物混配溶液中经常出现鱼眼、结团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干粉与水混合面积小、干粉润湿不充分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该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可有效提高干粉的分散速度,加大干粉与水的混合面积,使干粉充分润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包括接有法兰的进水管、进粉管,所述的进粉管为上进粉管及下进粉管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的下进粉管上部及中部横向平行连接顶板与底板;顶板与底板在下进粉管外围形成进水管环形腔,进水管连通进水管环形腔,底板上且对应进水管环形腔处安装有若干喷孔为椭圆形的喷嘴;所述的下进粉管内腔设置有螺旋管;下进粉管底部开口为喇叭口形。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由环形腔通过喷嘴的椭圆形喷孔向下喷射形成一个大水环,进粉管中干粉通过螺旋管及下进粉管底部喇叭口形开口向下喷射,水与下行干粉混合面积增大,干粉分散均匀,使干粉被充分润湿,使进入溶解罐中的聚合物混配溶液无鱼眼、结团等现象,提高了三次采油中的聚合物分散质量,提高了石油采收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 1-上进粉管,2-顶板,3-进水管环形腔,4-进水管,5-法兰,6-喷嘴,7-螺旋管,8-下进粉管,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结合图2所示,该聚合物分散溶解用水粉混合装置包括接有法兰5的进水管4、进粉管,进粉管为上进粉管1及下进粉管8上下连接而成;所述的下进粉管8上部及中部横向平行连接顶板2与底板9;顶板2与底板9在下进粉管8外围形成进水管环形腔3,进水管4连通进水管环形腔3,底板9上且对应进水管环形腔3处安装有4个喷孔为椭圆形的喷嘴6;所述的下进粉管8内腔设置有螺旋管7;下进粉管8底部开口为喇叭口形;进水管环形腔3与底板9、顶板2、进水管4及进粉管均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打开水进口法兰5,高压水由进水管4进入进水管环形腔3,通过喷嘴6向下喷射形成一个大水环,喷嘴6的喷孔为椭圆形,所以高速水流喷出后形成椭圆水幕,喷射面积逐渐变大,水呈扇面状喷射,形成多股水流,进粉管中干粉通过螺旋管7及下进粉管8底部喇叭口形开口向下喷射,水与下行干粉混合面积增大,干粉分散均匀,使干粉被充分润湿,提高了装置的分散质量,使进入溶解罐中的聚合物混配溶液无鱼眼、结团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6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