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电流互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3083.3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虞育号;肖记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智达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32;H01F27/29;H02G1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游富英 |
| 地址: | 210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GIS(SF6封闭式组合电器)上的带不锈钢护盒的干式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GIS(SF6封闭式组合电器)所用电流互感器分为内装式和外装式两种结构,所谓内装式是指互感器安装在密闭的充满SF6的金属罐体内,需采取特殊的工艺来降低互感器线圈内的水分,否则互感器线圈内部的水分会慢慢释放到GIS内部的SF6气体中,导致SF6气体含水量超标而被迫将GIS退出运行。外装式是指互感器安装在SF6气室外,为了解决安装及耐户外气候的问题,现在通常的办法是采用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浇注成型的方式,由于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在固化收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无法彻底释放的应力,无法解决长期使用中不开裂的问题,对于户外使用的场合,环境条件更为苛刻,温差变化大,且长期经受紫外线及雨水的侵袭,根本无法保证长期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使用后不容易开裂,保证能够长期安全运行的干式电流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线圈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套设在互感器线圈的外围,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与用户端电缆电连接;
所述绝缘层的外围设有防护盒。
所述防护盒上设有接线盒,接线盒上安装有电缆头,用户端电缆通过电缆头进入接线盒内与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接线盒内安装有接线板,接线板与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防护盒与接线盒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电流互感器的聚氨酯或环氧树脂绝缘层的外围设置不锈钢防护盒起到防护作用,使得绝缘层长期使用后不容易开裂,能确保产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1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2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3示意图。
其中:1为防护盒,2为互感器线圈,3为绝缘层,4为接线盒,5为接线板,6为电缆头,7为铜端子, 8为用户端电缆,9为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干式电流互感器,包括互感器线圈2和绝缘层3,所述绝缘层3套设在互感器线圈2的外围,互感器线圈2的输出端与用户端电缆8电连接;所述绝缘层3的外围设有防护盒4。
所述的防护盒的材质采用不锈钢,绝缘层采用聚氨酯或者环氧树脂。
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与用户端电缆电连接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具体结构如下:参见图1,在所述防护盒1上设有接线盒4,接线盒4上安装有电缆头6,接线盒内安装有接线板5,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通过接线板5引入接线盒内,用户端电缆通过接线盒上的电缆头引入接线盒内与接线板5上的铜端子7连接。
参见图2,所述防护盒1上设有接线盒4,接线盒4上安装有电缆头6,互感器线圈2的输出端通过电缆9与电缆头6电连接,电缆头6再与用户端电缆8电连接;本方案中由于采用电缆9将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与电缆头电连接,所以该接线盒内填充有绝缘材料。参见图3,互感器线圈2的输出端可以直接通过电缆头6与用户端电缆8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盒与接线盒可以一体成型。
具体操作时,将包扎好外绝缘的互感器线圈叠加放入防护盒内,然后在线圈与防护盒之间的空隙用聚氨酯或环氧树脂填充,在将用户端电缆与互感器线圈的输出端电连接,然后将套有防护盒的互感器套在充满SF6的金属罐体或者套管外面;此时填充料不仅起到固定线圈的作用,还起到绝缘的作用,不锈钢外壳起到防护作用,使得绝缘层长期使用后不容易开裂,能确保产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智达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智达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3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位导线排线架
- 下一篇:质量浓度为40%的甲基肼水溶液浓缩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