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通孔的新型奶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2887.1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3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蓥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蓥烽 |
主分类号: | A61J9/04 | 分类号: | A61J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通孔 新型 奶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通气功能,使得瓶体内、外的气压相同,方便婴幼儿连续吸吮的奶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奶瓶由瓶身、瓶盖以及弹性奶头组成,奶瓶除了弹性奶头上的小孔之外都是紧密封闭的,在婴幼儿吮吸奶液时,瓶内的奶液体积减少,空气体积增大,空气压力下降,然而,外界空气无法进入奶瓶,瓶内产生负气压,瓶体外的大气压似的奶嘴下陷,增加了液体从弹性奶头流出的阻力,从而迫使婴幼儿费力地吮吸弹性奶头以获取奶液,甚至会发生呛奶的现象。
并且,当瓶内形成较大负气压后,外界空气容易随呼吸进入奶瓶内,使奶瓶中产生大量气泡。这些含有气泡的奶液被婴幼儿吸吮进入腹内,当吸入腹内的气体累积达一定数量后,会诱使婴儿吐奶,造成肚绞痛、呕奶、打嗝和哭闹不停的现象,此时,只有将奶嘴强行从婴幼儿的口中拔出,拧开瓶盖,使空气进行瓶身内,奶嘴才恢复原状,之后再给婴幼儿吮吸,如此反复。非常不便。
另外,传统的奶嘴口径过于狭小,吮吸的感觉过于僵硬,不具备母乳实感,且清洗麻烦,需要借助于奶瓶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内自动进气,防止奶嘴下陷,方便婴幼儿连续吮吸的带通孔的新型奶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通孔的新型奶瓶,结构由瓶身、奶嘴两部分所组成,其瓶身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的瓶口,瓶口的外围固定有带外螺纹的连接圈,奶嘴上开设有单向锥形阀面的回气阀门,奶嘴顶持在带有内螺纹的密封盖上,密封盖内面的内螺纹与连接圈表面的外螺纹相契合,密封盖将奶嘴压紧在瓶身的瓶口上。
进一步的措施是:连接圈在外围套设有防滑提手;回气阀门的数量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奶瓶进行设计,但数量不少于两个;瓶身在侧壁还印刻有用于查看奶液容量多少的标识线,奶嘴在表面还旋合有一瓶盖,瓶盖起着保护奶嘴不受污染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整体采用软质硅胶制作而成,在奶嘴上采用独特的回气阀门设计,可以消除在瓶身中的气泡,没有负气压产生,并且具有超大口径的奶嘴母乳实感强,婴幼儿吮吸时更舒适,因此避免咽下气泡,从而有效减少肚子绞痛、呕奶、打嗝和哭闹不停的现象。容易清洗,无须借助于奶瓶刷。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奶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盖,2、奶嘴,3、密封盖,4、防滑提手,5、连接圈,6、瓶身,7、回气阀门,8、标识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瓶身6顶部为开放式结构的瓶口,瓶口的外围固定有带外螺纹的连接圈5,连接圈5在外围套设有防滑提手4,瓶身6在侧壁印刻有标识线8;奶嘴2上开设有两个单向锥形阀面的回气阀门7,奶嘴2顶持在带有内螺纹的密封盖3上,密封盖3内面的内螺纹与连接圈5表面的外螺纹相契合,密封盖3将奶嘴2压紧在瓶身6的瓶口上,奶嘴2在表面旋合有一瓶盖1。
奶瓶处于喂奶姿势时,吮吸奶液,回气阀门7打开,使瓶内空气与外界连接,从而防止吮吸奶液时瓶内产生负气压。
其回气阀门7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奶瓶进行设计,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蓥烽,未经陈蓥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2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