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722260.6 | 申请日: | 2012-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斗良;张履国;赵以容;李金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8;B02C18/16 |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林九如 |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挤压 剪切 破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海绵钛破碎设备中,剪切式破碎机较为常用(如专利CN200510003179.7),但由于旋转刀片及固定刀片采用钢材质,与金属海绵钛之间的挤压、摩擦易使破碎设备的温度升高,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海绵钛产品中杂质氧含量升高、产品外观颜色发黄比较多,且旋转刀片在破碎时很容易被结构致密的海绵钛产品折断,目前旋转刀片的失效时间在15天左右,失效后,维修工人需花费一周的时间进行维修,才能换好合格的旋转刀片,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量,还增加生产成本,旋转刀片与固定刀片运行5天左右后,旋转刀片与固定刀片表面保护层磨损和钝化,旋转刀片与固定刀片钝化增加了刀口与产品的接触面,使破碎产品的时间延长,料仓温度高,易使整个产品的杂质Fe、O含量升高、产品的外观质量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解决了破碎过程中海绵钛外观产品发黄、破碎温度高及破碎时增加产品杂质O、Fe含量的问题,且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主要由底座、腔体、加料口、旋转刀片、固定刀片、内衬等组成,腔体设置底座上,底座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设置于腔体上,在腔体内设有内衬,固定刀片设置于腔体一侧上,旋转刀片设置于旋转轴上并置于腔体中,内衬材质为纯钛或钛合金,旋转刀片和固定刀片主体材质为钛或钛合金且在其外层设有1mm~2.5mm的渗C或渗N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利用本装置,海绵钛进入料仓后,完全隔绝了与铁制品接触,旋转刀片在长期破碎时不易被结构致密的产品折断且表面不易磨损,使用周期可达两年以上,降低了破碎过程中铁、氧的带入,使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提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主剖视图;
图中:1-底座、2-腔体、3-加料口、4-内衬,5-旋转刀片、6-旋转轴、7-固定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海绵钛的挤压剪切式破碎机,主要由底座1、腔体2、加料口3、旋转刀片5、固定刀片7、内衬4等组成,腔体2设置底座1上,底座1上开有出料口,加料口3设置于腔体2上,在腔体2内设有内衬4,固定刀片7设置于腔体2一侧上,旋转刀片5设置于旋转轴6上并置于腔体2中,内衬4材质为纯钛或钛合金,旋转刀片5和固定刀片7主体材质为钛或钛合金且在其外层设有1mm~2.5mm的渗C或渗N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2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
- 下一篇:用于多点HSDPA 的基于交换的下行链路聚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