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发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995.7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元松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发射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发射机性能,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正向调幅激光发射机[申请号:200620017008.X],旨在克服现有的调幅光发射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差和对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弱的不足。它包括射频信号处理单元、激光器及控制单元和电源电路,其特征是:射频信号(RF)处理单元包括依下列顺序连接的射频信号输入、射频信号预放大、光电二极管、射频信号功率放大和增益控制电路;增益控制电路包括射频信号监测电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和手动增益控制电路,二者可以通过光电二极管控制进行切换;激光器及控制单元包括一个分布反馈激光器和与其相互连接的自动功率控制和自动温度控制模块;在增益控制电路和分布反馈激光器之间还连接有一个预失真校正电路;一个CPU监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自动功率控制和自动温度控制模块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真空荧光显示器和RS232通信接口连接。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性能,但是仍然存在着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易于出现故障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的光发射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光发射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射频输入接口,在射频输入接口上连接有射频放大器,所述的射频放大器通过电调电路与功率放大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放大器与DFB激光器相连,所述的DFB激光器上连接有光源输出接口,在DFB激光器上还连接有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和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所述的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和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均与微处理器相连,在微处理器上连接有显示器。
在上述的光发射机中,所述的功率放大器和DFB激光器之间连接有射频功率检测电路,所述的射频功率检测电路与射频控制电路相连,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与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相连。
在上述的光发射机中,所述的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上连接有手动调节机构。
在上述的光发射机中,所述的微处理器上连接有网管监控接口。
在上述的光发射机中,本光发射机还包括为整机工作提供电能的电源稳压模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光发射机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传输CATV、电话、数字和压缩数字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射频输入接口1、射频放大器2、电调电路3、功率放大器4、DFB激光器5、光源输出接口6、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7、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8、微处理器9、显示器10、射频功率检测电路11、射频控制电路12、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13、手动调节机构14、网管监控接口15、电源稳压模组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光发射机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射频输入接口1,在射频输入接口1上连接有射频放大器2,所述的射频放大器2通过电调电路3与功率放大器4相连。功率放大器4与DFB激光器5相连,所述的DFB激光器5上连接有光源输出接口6,在DFB激光器5上还连接有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7和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8,所述的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7和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8均与微处理器9相连,在微处理器9上连接有显示器10。本光发射机还包括为整机工作提供电能的电源稳压模组16。
功率放大器4和DFB激光器5之间连接有射频功率检测电路11,所述的射频功率检测电路11与射频控制电路12相连,所述的射频控制电路12与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13相连。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13上连接有手动调节机构14。微处理器9上连接有网管监控接口15。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射频输入接口1、射频放大器2、电调电路3、功率放大器4、DFB激光器5、光源输出接口6、自动光功率控制电路7、激光器热电致冷器温度控制电路8、微处理器9、显示器10、射频功率检测电路11、射频控制电路12、输入射频自动增益和/或手动增益控制电路13、手动调节机构14、网管监控接口15、电源稳压模组1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元松,未经王元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9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