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原蛋白海绵包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1063.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刘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维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77/04 | 分类号: | B65D77/04;B65D7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14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原 蛋白 海绵 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原蛋白海绵包装。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是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之一,人体蛋白质总量的1/3左右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本身广泛分布于身体取的各个器官之中,如皮肤、骨骼、角膜等。当胶原蛋白被损害后,很多器官(如皮肤、骨骼等)的功能也随之受到影响。在生物医学产业,胶原蛋白是最关键、需求量最庞大的生物医学材料之一。近年来,由于良好的止血性能、生物相容性、自动降解性、及促进组织修复等功能,胶原蛋白止血材料和防粘连敷料逐渐成为外科手术中的主要用料。此外,以胶原蛋白为基础的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脑硬膜,以及骨填充材料等也迅速发展,为医治人类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了更好更多的材料和工具。
胶原蛋白海绵是由胶原蛋白冷冻干燥得到能促进伤口愈合和肉芽组织生长,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止血和填充作用,能是创口渗血区血液很快的凝结,被人体组织逐渐的吸收。
在胶原蛋白海绵的包装过程中,由于包装工艺设计不合理,导致胶原蛋白在运输途中发生位移,和盒体发生碰撞、摩擦等情况,会影响胶原蛋白海绵的机械性能。同时不合理的包装,导致胶原蛋白海绵无法完全与环境隔绝,在保存和运输途中受到环境的污染,无法保证胶原蛋白海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有效的胶原蛋白海绵包装,克服了上述包装缺点,使得包装后的胶原蛋白海绵在运输、保存过程中能很好保持其特性和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胶原蛋白海绵包装,包括内包装盒和外包装盒,所述内包装盒外周面设有凸起,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外包装盒内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凸起嵌入凹槽内将内包装盒固定在外包装盒内,从而使内包装盒在外包装盒内不会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
所述内包装盒和外包装盒为塑料盒。
所述内包装盒和外包装盒均采用热塑纸热合密封,所述热塑纸上设置有撕口,热合时预留撕开口,方便胶原蛋白海绵从包装中取出。
为了进一步便于运输,密封的目的,还可以设置一最外包装纸盒,将内包装盒和外包装盒均置于最外包装纸盒内。所述最外包装纸盒上包被有透明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方法为:将胶原蛋白海绵置于内包装盒内,然后将内包装盒采用热塑纸热合密封装入外包装盒,使凹槽与凸起嵌合。然后再将外包装采用热塑纸热合密封装入最外包装纸盒,用透明薄膜包被。完成包装。
本实用新型内外包装盒采用了榫头结构的原理,将内包装盒固定在外包装盒内;内外包装盒均使用热塑纸与塑料盒热合封闭,这样不仅使胶原蛋白海绵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不会在包装内发生移动而产生损坏,同时也保证了胶原蛋白海绵在运输、保存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隔绝,保持其含水量、洁净度等关键指标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内包装盒置于外包盒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包装盒的凸起嵌入外包盒的凹槽中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内包装盒;2.外包装盒;3.凸起;4.凹槽;5.热塑纸;6.胶原蛋白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胶原蛋白海绵包装,包括内包装盒1和外包装盒2,胶原蛋白海绵6置于内包装盒1内,内包装盒1外周面设有凸起3,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外包装盒2内周面设置有凹槽4,凸起3嵌入凹槽4内将内包装盒1固定在外包装盒2内,从而使内包装盒1在外包装盒2内不会发生过大的水平位移。
内包装盒1和外包装盒2均采用热塑纸5热合密封,热塑纸5上设置有撕口,热合时预留撕开口,方便胶原蛋白海绵从包装中取出。
为了进一步便于运输,密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这样设计,还可以设置一最外包装纸盒,将密封好的内包装盒1和外包装盒2均置于最外包装纸盒内。可以在最外包装纸盒上包被有透明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内包装盒1和外包装盒2为塑料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维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维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10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喷涂用碳化钨-钴-碳复合粉末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综合监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