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542.2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0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厉天数;黄璐燕;史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苗木 移栽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属于园林景观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能耗的增加和大量空调设备的安装,“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而树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直接减少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此同时还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空气中的能量,有效降低该区域的空气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绿化地面与裸地面、水泥地面相比较,对峰值温度的出现有延迟作用。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方面,一公顷阔叶林,夏季每天可以蒸发2600升水,草坪等植物的叶面积,一般为地面面积的20倍左右,茂密的茎和叶通过蒸腾作用,能使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增加20%左右。大规格苗木除了在节能减排方面卓有成效,在空气质量方面也有很大改善。据调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百货大楼为400万个,林荫道上为58万个,公园里为100个,而林区只有55个;林区与百货大楼空气中的含菌量相差7万多倍。
城市建设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古树名木,成为规划设计的障碍,如果将树木直接砍伐,不但不符合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还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除了古树名木移栽复壮,园林绿化往往还需要考虑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美化、优化绿地结构,改善城市绿地景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提高解决大树移栽成活率的,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软式透水管(2)管径80mm,周边为碎石(3);防沙网(4)位于碎石(3)与混合肥土(5)之间; 混合肥土(5)厚度为150mm;种植土(6)高度为土球(1)高度的3/4;PVC排气管(7)管径为80mm;护土环(8)沿种植坑坑周布置;覆盖物(9)厚度为80mm,位于种植土(6)上方;支柱(11)与树干(13)接触处为粗麻布(12)和木板(10)。
土球(1)直径为移植苗木1300mm干径的7-10倍,高度为直径的2/3;软式透水管(2)与300×300mm沟槽间空隙为碎石(3);PVC排气管(7)沿定植坑竖向布置,下端搁置在防沙网(4)上,上端露出地表100mm。
本发明具体施工方法:
1.先根据土球大小挖好种植坑,种植坑直径需比土球直径大1200-1600mm,便于操作;
2.沿种植坑底部四周挖出一条300×300mm的沟槽,沟槽内放入软式透水管,再在软式透水管四周铺满碎石,最后覆盖一层防沙网,防止上部土体流入沟槽;
3.在种植坑底部先铺上一层150-200mm厚的混合肥土,为移栽后的大树提供充分的营养;
4.铺好混合肥土后将土球放入坑内,注意树体的阴阳面要与原生地一致,并保持树体直立;
5.固定好土球位置后用种植土进行回填,每300mm为一层,随填随踏实,回填至土球3/4高度便可;
6.在面层铺上一层由柏树叶、松木树皮或者木屑组成的覆盖物,厚度为50-80mm;
7.沿种植坑四周用种植土堆一圈护土环,护土环高度为150mm;
8.立支柱,支柱与树干接触处先用粗麻布包扎,再用木板捆牢,最后将支柱与木板用铁定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具有排水通气功能,可以防止移栽后大规格苗木烂根;通过覆盖物和护土环,保证土体不流失,涵养水分;支柱与树体接触处垫软物,保证树体不受伤害;移栽后的大规格苗木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建筑能耗,有防风、降温、转化无机物等作用,还可以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减弱温室效应)、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吸收噪音和挡风沙。
附图说明
附图一: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剖面示意图;
附图二: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大规格苗木移栽施工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5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