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檐沟及应用该檐沟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172.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明;许建强;申时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通利达国际经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64 | 分类号: | E04D13/064;E04D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檐沟 应用 天沟 屋面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构造,更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屋面排水系统有塑料树脂屋面排水系统、彩铝板屋面排水系统、彩钢板屋面排水系统和纯铜板屋面排水系统。由于屋面排水系统的部件例如檐沟、排水管长年暴露在室外风吹日晒,积雪雨淋,对檐沟强度要求较高。塑料制成的檐沟硬度差,易碎,寿命短,在高温日晒环境下容易变形,若遇暴雪、暴雨,承载量过大可能导致坍塌;金属落水系统例如彩铝,彩钢,纯铜等,都是用彩铝板,彩钢板,铜板利用弯曲机弯曲而成,若遇积雪,积水过多,可能会导致金属板弯曲变形,不能保证长期使用,另外在硬度方面偏软,一旦受到外力如风力偏大等,容易变形且无法恢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檐沟,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一体成型,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构成上面和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凹槽,檐沟的材质为铝型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檐沟通过卡接器连接,卡接器为上面和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凹槽,卡接器的槽口大于檐沟的槽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檐沟的任意一侧板的上端设有挡风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通过支撑板相连接。
一种应用檐沟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包括檐沟和第一引水管,第一引水管通过第一引流器与檐沟相连通,第一引水管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下端设有第三引流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引水管通过斜三通与排水管相连接,斜三通上连接有转向器,转向器上连接有第二引水管,第二引水管与檐沟通过第二引流器相连接,排水管上设有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天沟屋面排水系统的檐沟是由铝型材采用模具一体冲压成型,檐沟的前侧板和后侧板通过支撑板连接,提高了檐沟的强度。檐沟的前侧板设有挡板,减小了风雨等对檐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檐沟及应用该檐沟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一实施方式的檐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檐沟及应用该檐沟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一实施方式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檐沟,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和底板一体成型,第一侧板11、底板和第二侧板12依次连接构成上面和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凹槽。檐沟1的材质为铝型材,檐沟1通过模具一次冲压成型,牢度较好。檐沟1通过卡接器2连接,增加其密封性能和牢度。卡接器2为上面和两端开口的凹槽状,卡接器2的槽口大于檐沟1的槽口。檐沟1第二侧板12的上端设有挡风板13,在实际应用中,将设有挡风板13的第二侧板12放置在屋檐外侧。也可以在檐沟1的第一侧板11上端设置挡风板13,在实际应用中,将设有挡风板13的第一侧板11放置在屋檐的外侧。挡风板13起到挡风的作用,防止风、暴雨等外界环境对檐沟1的损坏。檐沟1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通过支撑板14相连接,支撑板14连接檐沟1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起到加固檐沟1的作用。
如图2所示,一种应用该檐沟1的天沟屋面排水系统,包括檐沟1和第一引水管3。天沟屋面排水系统的形状根据屋檐的实际形状设计。第一引水管3位于檐沟1的下方。檐沟1与第一引水管3通过第一引流器31相连通。第一引水管3与排水管4相连通。排水管4上设有定位器9,将排水管4固定在墙上。排水管4下端设有第三引流器5,第三引流器5将雨水引至规定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引水管3与排水管4之间设有一个斜三通6,斜三通6上连接有转向器7,如图2所示,转向器7为连接斜三通6和第二引水管8的一段末端弯曲的管子,转向器7上连接有第二引水管8,第二引水管8通过第二引流器81与檐沟1相连通。可以将檐沟1内积聚的雨水通过第一引流器31和第二引流器81分别引流至第一引水管3和第二引水管8中进而引流至排水管4中,从而比较高效的将檐沟1内的雨水清理干净。在实际应用中,可依照上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在檐沟1的不同位置增加引流器、引水管以及排水管的数量,以提高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通利达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通利达国际经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砷含硫难浸金矿石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