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锥滚子轴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20047.1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吉;袁星辉;焦少钦;何召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汇工大型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36 | 分类号: | F16C19/36;F16C33/58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锥 滚子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圆锥滚子轴承普遍存在内组件(内圈、滚子及保持架)装配困难的问题:强行将装满滚子的保持架压入内圈会造成滚子小端严重划伤,此时需返修,机加工车小内圈小挡边直径;但这样会造成内圈有效小挡边高度H降低,一是与设计方法有出入,二是此种状态在使用过程中,滚子小端容易压到小挡边,从而引起轴承早期失效;或者增加保持架扩张量进行装配,保持架厂家为解决扩张量小的问题,在加工过程中有意加长保持架窗孔长度,这种做法一方面与设计有出入,另一方面会造成保持架的轴向窜动量过大(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大部分都是竖直使用,也即径向窜动量过大),这对轴承的使用也是极为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内组件装配难度的圆锥滚子轴承,在不改变圆锥滚子轴承现有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而达到提高轴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外圈、滚子和保持架,所述内圈小挡边角度增大2°~7°。现有设计中,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小挡边角度与内圈滚道角度β一致,即改进后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小挡边角度为β+2°~7°。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小挡边角度增大2°~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创造在不改变有效小挡边高度H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小挡边角度,保证了内组件顺利的装配过程。
2、由于本发明创造不需增长保持架窗孔,利于提高轴承的旋转灵活性及旋转精度,避免内圈及保持架二次返修,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3、降低了由于装入困难强行压入造成的滚子划伤而引起的轴承早期失效,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优选实施例的圆锥滚子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施例的圆锥滚子轴承,包括内圈1、外圈2、滚子3和保持架4,将内圈1小挡边角度增大2~7°,即改进后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小挡边角度为β+2°~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圈小挡边角度增大2°~5°。
本发明创造在不改变内圈有效小挡边高度H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小挡边角度,从而保证内组件顺利的装配过程。具体作用过程为:由于圆锥滚子轴承内组件在装配过程中,是半边先进入滚道另外半边再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滚子3与保持架4组成的滚子组件是斜着进入滚道的;所述滚子3在无法装入的情况下卡在小挡边靠端面即装配接触点A处,通过增大小挡边的角度,使内圈小挡边标准设计位置5转变为增大角度后位置6,相应使装配接触点由A转变为A’,避免了滚子卡在内圈小挡边靠端面处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汇工大型轴承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汇工大型轴承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20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窃电封印五角盖头螺栓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