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9229.7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1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宗;卢川川;谢贵君;王亚萍;张丽明;祁宇光;申兆宏;吕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26 | 分类号: | F15B1/26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工作面 煤层 采煤 泵站 油箱 吸油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煤层采煤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厚以上煤层的大量开采减少,薄煤层已成为我国的主采煤层。随着采煤机高可靠性要求的需要(特别是薄煤层采煤机):采煤机功率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对煤层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结构越来越紧凑。
如图1所示,由于现有薄煤层采煤机的机面只有855mm高,再加上运输机中板高度150mm和过煤空间250mm,采煤机泵站油箱的高度只有855-150-250-100(中间机架的顶板厚与底板厚之和)=355mm的空间,当采煤机在井下工作面有一定角度(15°)时,吸油过滤器就能露出液面,泵内吸入空气造成液压系统的不稳定和泵、马达损坏。在实际的采煤机使用过程中,操作维护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液压箱油液的最低油位,大倾角薄煤层条件下对设备的维护极其困难,严重影响了开采速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采煤机在倾斜工作面吸油过滤器露出液面,泵内吸入空气造成液压系统的不稳定和泵、马达损坏,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包括油箱内部安装吸油过滤器的部位焊接的圆管,所述圆管纵向截面为C形,套设于吸油过滤器外,C形圆管的豁口朝向油箱底部,圆管的自由端焊接将其封闭的堵板。所述C形圆管豁口的圆心角为60°。所述圆管中心线与吸油过滤器安装圆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圆管内直径比吸油过滤器直径大10mm。
本实用新型的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与现有油箱的吸油口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对油箱高度受到限制、工作面倾角不低于15°时,解决了吸油过滤器露出液面,泵内吸入空气造成液压系统的不稳定和泵、马达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薄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油箱;2-吸油过滤器;3-圆管;4-堵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大倾斜工作面薄煤层采煤机泵站油箱的吸油口结构,包括油箱1内部安装吸油过滤器2的部位焊接的圆管3,所述圆管3纵向截面为C形,其套设于吸油过滤器2外,C形圆管3的豁口朝向油相1底部,圆管的自由端焊接将其封闭的堵板。C形圆管3豁口的圆心角为60°,圆管3中心线与吸油过滤器2安装圆孔的中心线重合,圆管3的内直径比吸油过滤器2的直径大10mm。
在油箱内部吸油过滤器处套焊一个比过滤器直径粗10mm的圆管,且将其靠近吸油口端60°圆心角角边切去成C形圆管,圆管的自由端焊接堵板将其封闭,圆管中心线与吸油过滤器安装圆孔的中心线重合,且C形豁口朝向油箱底部,保证其焊缝的密闭性。薄煤层采煤机在倾角不低于15°的工作面采煤时,油液液面虽然低于吸油过滤器的顶面,但始终能够超过60°的C形豁口,保证吸油过滤器所吸的油都是通过60°的C形豁口进入吸油过滤器,空气无法进入吸油过滤器,从而保证了采煤机泵、马达的使用寿命和液压系统的稳定,采煤机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未经太重煤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9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远程车载式可视操控灭火水枪
- 下一篇:一种结构改良的直管灯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