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平台车型混线生产式涂装PVC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9014.5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2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正;陈鑫;苗雷;司进华;李婷婷;回金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车型 生产 式涂装 pvc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的涂装车间输送吊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平台车型混线生产的汽车涂装输送吊具。其主要流转在PVC工段之间,用于承载电泳后车身通过PVC工序。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组装生产厂的生产线上,涂装车间属必须的生产环节。目前,同类涂装车间所使用的输送吊具,绝大多数只能满足一种平台车型的生产;因不同平台车型的车身大小、轴距、底盘结构和支撑位置等条件不同,无法满足在同一涂装车间内混线生产的需求。要混线生产不同平台不同系列的车型,常见的方案有两种:一、新建涂装车间的话,投入成本较大,厂房建造耗费时间较多,如果新平台车型产量不高,则经济效益较低,投资回收周期过长;二、在已有输送吊具上安装可拆卸或可活动机构,但实施难度较大,可操作性不好,同时稳定性差。所以,综合考量,在输送吊具上布置多组固定支撑的方案,既可以节约投资费用,缩短工时,又可以满足不同平台车型的承载,改造简单,可操作性较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混线生产多平台车型的汽车涂装输送吊具,以解决现有输送设备存在的无法混线生产多平台车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多平台车型混线生产式涂装PVC吊具,包括方形框架、可在轨道上移动的框架连接板,其技术要点是:方形框架至少设置两个,方形框架上边框与框架连接板螺接,所述方形框架下边框上设有可拆卸的吊具支撑。
所述吊具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形框架下边框上。
所述吊具支撑包括斜托吊具支撑、斜面吊具支撑、平托吊具支撑、梯形吊具支撑、辅助吊具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方形框架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维护;在输送吊具上布置多组吊具支撑,根据使用需要随时更换,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吊具结构简单实用,生产效率高;在已有吊具上新布置不同的支撑,只要规避不同车型落位的干涉问题即可,就可以满足多平台车型的混线生产,改造工作相对简单,实用价值高,可操作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PVC吊具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PVC吊具的侧视图。
图4~图9分别是6种不同平台车型在PVC吊具上的落位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1. 第一斜托吊具支撑;2第二斜托吊具支撑;3斜面吊具支撑;4第一平托吊具支撑;5第二平托吊具支撑;6第一梯形吊具支撑;7第二梯形吊具支撑;8.框架连接板;9 方形框架;10辅助吊具支撑。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在于其权利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如图1至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涂装输送吊具,包括两个方形框架9、可在轨道上移动的框架连接板8,方形框架9的上边框与框架连接板8螺接,所述方形框架下边框上设有可拆卸的吊具支撑,吊具支撑通过螺栓固定在方形框架下边框上。
根据车型的不同在方形框架上设置吊具支撑,包括设置在的第一斜托吊具支撑1、第二斜托吊具支撑2、斜面吊具支撑3、第一平托吊具支撑4、第二平托吊具支撑5、第一梯形吊具支撑6、第二梯形吊具支撑7、辅助吊具支撑10。吊具支撑的固定位置可根据车身的轴距、车长的不同及车型内固定点位的不同而设置。
如图4~9所示,实施例2~7分别为六种车型在吊具上的落位情况。因不同平台不同车型车身尺寸、轴距和支撑孔位都不一样,故在吊具上布置多组前、后支撑和多组放浮机构,才能满足多平台车型的混线生产。
实例2
如图4所示的A平台主要用于车身轴距、车长较短的车型的涂装。A平台车型在吊具上使用的支撑分别是第一斜托吊具支撑1和第一平托吊具支撑4,分别对应支撑车身的前纵梁和侧围裙边。前纵梁能够顺利落入第一斜托吊具支撑1内,同时可以限定车身在吊具上的位置;第一平托吊具支撑4,其形状与侧围裙边外形相吻合,车身可以很好地落位到吊具上,但尺寸差距能够保持在公差允许范围内,可以保证车身在吊具上的准确空间位置。
实例3
如图5所示的B平台,主要用于轴距加长,车身长度长的车型。因B平台车型比A平台车型前悬变长,故在吊具上沿用第一斜托吊具支撑1和第一平托吊具支撑4的同时,增加辅助吊具支撑10,用以保证车身在吊具上的平衡。B平台车型在吊具上的落位原理与实例2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9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草薄片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