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光式汽车前照组合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760.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2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卢郏;李亚萌;史兴燕;邱丽;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领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3/12;F21V29/0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光式 汽车 组合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光式汽车前照组合灯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汽车前照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卤素灯泡(远近光又分单独的与分离的两种形式),这种灯泡的单灯丝功率约为55瓦左右,启动大灯时灯炮发光,光源是沿灯丝高温辐射发热发光,这些光线一部分射向前方,一部分射向四周及后部,这部分光经反光杯处理后又射向前方,但会形成相当多的杂散光。正是这些杂散光在夜间开启的时候会给道路对面行驶的行人及车辆造成极大的光污染,甚至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杂散光的出现又降低了有效光的光效,使得本来光效就较低的卤素灯泡前照大灯的有效光就更微弱了。再一个就是寿命与耗电的问题,传统卤素灯的寿命大约只有200到300小时左右,寿命很短,但是耗电量却大得惊人,一辆小汽车全开大灯时的功率大约有220瓦左右,而启动时的功率又能达到此数据的5倍左右,这些情况又能造成可观的油耗及相当多的尾气排放污染。
另一种是采用氙气灯与透镜结合的方案。这种方案相比上一方案较为合理,但仍存在不足。常用的汽车氙气灯泡虽标称35瓦,但由于必配一只产生高频高压触发的驱动电源,使得单只汽车氙气灯泡的实际功率仍达到了60瓦左右,启动时的功率仍有此数值的2到3倍。氙气灯灯炮的寿命大约有2000到3000小时业已较长,但对于经常使用灯光的长途客货汽车与城市出租汽车来说仍不够用。另外这两种组合前照灯具都是采用电源将灯丝或惰性气体激励产生高温并进而发光,会产生相当高的温度及大量的红外线与紫外线,不仅影响环境温度而且易破坏组合灯具的pc透明罩及反光杯材料,使其加速老化。最终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光形好、寿命长,功耗小的汽车组合灯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收光式汽车前照组合灯具,具有灯壳和用于固定灯壳的固定架,所述的灯壳内前端装有收光透镜,中部设置有遮光板,后端设置有铝合金反光杯、所述的铝合金反光杯的焦点处放置有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所述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下面的集成电路板通过支撑架与铝合金反光杯连接,所述的铝合金反光杯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棱。
所述的遮光板为z型明暗分界线遮光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光式汽车前照组合灯具,使用碳化硅固体发光源做光源,大大减少灯具的温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功耗,在反光杯的外表面设置供散热的棱,使灯具整体散热更加方便,无需额外散热部件,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灯壳1和用于固定灯壳的固定架3,所述的灯壳1内前端装有收光透镜6,收光透镜6通过安装支架7安装在灯壳前端。中部设置有遮光板5,后端设置有铝合金反光杯2、所述的铝合金反光杯2的焦点处放置有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4,所述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4下面的集成电路板通过支撑架8与铝合金反光杯2连接,所述的铝合金反光杯2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棱(图中未示出)。
所述的遮光板5为z型明暗分界线遮光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灯具组合中换包括有日间照明光导,图中未示出。日间照明光导使灯具组合更加美观。
工作时,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4发出平面光源束,这些光束直接射向压铸铝合金反光杯2的内反光面,光束被反射后射向遮光板5与收光透镜6处,其中有少许的杂散光先被遮光板5拦截下来并处理成二次光束,这些光束经收光透镜6焦点和焦点内部射向收光透镜6后形成水平方向50度夹角的光束,水平向下的方向上也会产生一部分光线来照亮近处的地面,而高于水平线面的所有光线几乎全被阻挡掉,所以不会有刺向前方对向人眼的杂散光。由于碳化硅固体发光光源4不是通过高温产生的光线而是发生一种电化学作用产生的光线,所以其温度非常低而且不含任何红外线与紫外线,这就使得整个收光式汽车前照组合灯具的寿命大大延长而同时功耗却大大缩短了。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消耗极少能源的情况下产生足够的照明亮度。同时不会产生刺眼的杂散光,又能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领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领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7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式锂电池发光棒
- 下一篇:一种双层透镜LED发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