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8474.6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红;郑恒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处理净化和过滤的种类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净水器,由反应区和沉淀区组成,需要净化的水在反应区与混凝剂反应后,在沉淀区进行沉淀得以净化;2、无阀滤池,常见有压力式无阀滤池和重力式无阀滤池,一种不用阀门切换过滤与反冲洗过程的快滤池,由滤池本体、进水装置、虹吸装置三部分组成,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位保持恒定,滤料不断截留悬浮物,进水水位则随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而不断在吸管内上升,当水位上升到虹吸管管顶,并形成虹吸时,即自动开始滤层反冲洗,冲洗废水沿虹吸管排出池外,然后进入下一个过滤周期。一般水体净化,如河水净化,需要进行反应、沉淀和过滤过程,但由于上述两种形式的净水器,在不同的净水器中完成,需要中间水池,二次提升,所以需要一种具有合理组合的一体化净水器,以完成净水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合理组合、操作方便、节约占地应用于水处理的一体化净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化净水器,主要由反应池、沉淀池和无阀过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位于无阀过滤器上方;所述反应池出水管与沉淀池的中心布水器连接。
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上层斜管填料和下层斜管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与无阀过滤器通过沉淀池出水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将反应、沉淀和过滤过程,组合在一个净化器中完成;(2)利用沉淀后水的水位差,不需要进行二次提升,就可进行过滤;(3)采用无阀过滤,无需人员操作,无需动力,自动完成过滤和冲洗过滤,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一体化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一体化净水器俯视图。
附图中所对应的附图标记为:1、进水管,2、反应池,3、反应池出水管,4、沉淀池出水管,5、沉淀池,6、集水槽,7、上层斜管填料,8、下层斜管填料,9、中心布水器,10、排泥管,11、泥斗,12、滤头及滤板,13、滤料,14、过滤器出水口,15、无阀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反应池2、沉淀池5和无阀过滤器1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2位于无阀过滤器15上方;所述反应池出水管3与沉淀池5的中心布水器9连接。
所述沉淀池5内设置有上层斜管填料7和下层斜管填料8。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5与无阀过滤器15通过沉淀池出水管4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需要净化的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反应池2中,利用水力混合,净化水与混凝剂反应。然后通过反应池出水管3进入沉淀池5中,向上流经上层斜管填料7、下层斜管填料8,上部清水通过集水槽6收集,从沉淀池出水管4进入无阀过滤器15,沉淀池5中污泥从排泥管10排出。无阀过滤器15中的水经过滤层自上而下进行过滤,滤后清水从连通管进入清水箱内贮存。来水通过无阀滤池15的滤料13将悬浮物留下,随着阻力的增加,排污管的液面上升,形成虹吸,由于排污量大于进水量,则无阀滤池上部的过滤水呈反方向流动,直到虹吸破坏,达到反冲洗再生滤层的目的,自动完成净化过滤过程。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84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扇形桨叶式干燥机用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调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