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823.2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世军;吴泽华;刘延升;冯雨;刘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15/04;C07C229/26;C07C227/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赖氨酸 发酵 处理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赖氨酸生产中,发酵液先用硫酸调酸,然后加热通过膜后,清液到清液储罐中进入离子交换系统,浓相回流到发酵液储罐中,随物料运行时间的延长,发酵液储罐中的物料越来越浓,当浓缩到7-8倍时,开始加水透析,一直到浓相中赖氨酸含量低于1.2g/dl以后,此浓相物料主要为菌体蛋白,干燥后生产菌体蛋白饲料;而加水透析过程中过滤出的清液也到清液储罐中,造成清液储罐中赖氨酸含量偏低;陶瓷膜运行方式不同(一会儿过滤发酵液、一会过滤透析液),造成清液赖氨酸含量波动较大。同时,赖氨酸清液经过氨型树脂吸附,氨型树脂的吸附能力较低,造成离子交换系统处理能力低。此工艺在陶瓷膜工段设备利用率低,水用量大,生产时间长,造成离子交换系统进料含量较低;同时,离子交换系统氨型树脂生产能力低,离子交换后收集液赖氨酸含量低,离子交换系统污水排放量较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赖氨酸发酵液清液与浓相分离,而生产不同品种赖氨酸产品、离子交换系统改变运行方式提高产量的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发酵液储罐、膜过滤系统,膜过滤系统上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和清液储罐,膜排出管与回料管道进行分离,膜过滤系统过滤后的排到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中生产65%赖氨酸。
以下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清液储罐连通有离子交换系统,清液进入离子交换系统中吸附、提纯,生产98.5%赖氨酸盐酸盐。
进一步改进:发酵液储罐包括第一发酵液储罐和第二发酵液储罐。
进一步改进:离子交换系统包括若干个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若干个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分隔成分别独立的离交吸附洗区、离交进料区、二次进料区、盐酸洗水区、盐酸再生区、解脱区和顶洗区。
进一步改进:离交吸附洗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与离交进料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之间的连通管路上安装有二次进料储罐;二次进料储罐同时与二次进料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连通,清液储罐与离交进料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连通。
进一步改进:二次进料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上连通有高浓废水储罐。
进一步改进:盐酸洗水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上连通有去离子水罐。
进一步改进:盐酸再生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上连通有稀盐酸罐。
进一步改进:解脱区内的盐酸转氢型离子交换树脂罐上连通有稀氨水罐。
本实用新型与原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发酵液不调酸,发酵液经膜过滤系统后浓相回流到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中,清液到清液储罐中,分别生产不同含量的赖氨酸产品,这样,发酵液实现膜连续分离的目的,物料不经过透析,清液赖氨酸含量高,离子交换系统进料量大;离子交换系统增加一步盐酸再生工艺,将氨型树脂转成氢型树脂,提高了树脂的吸附能力,增加了离子交换后收集液赖氨酸含量,降低了后续工段处理压力,进一步提高了赖氨酸生产能力。物料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采用这种联合装置,减少了透析过滤步骤及透析时间、离子交换步骤增加了盐酸再生步骤,节省了硫酸、氨等原料消耗,节省了水、电、汽能耗,提高赖氨酸收率、产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对本实验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发酵液储罐;2-第二发酵液储罐;3-膜过滤系统;4-清液储罐;5-二次进料储罐;6-高浓废水储罐;7-去离子水罐;8-稀盐酸罐;9-稀氨水罐;10-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 12-离交吸附洗区;13-离交进料区;14-二次进料区; 16-解脱区;17-顶洗区;18-盐酸洗水区;19-盐酸再生区;20-离子交换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赖氨酸发酵液处理的生产装置,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发酵液储罐、膜过滤系统3,膜过滤系统3上通过管道分别连通有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10和清液储罐4,膜过滤后浓相排出管与回料管道进行分离,将浓相排到发酵液浓相接收储罐10中生产65%赖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液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白乳胶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