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茶叶摇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794.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娇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54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茶叶 摇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茶叶摇青机。
背景技术
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摇青的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现有的摇青机存在工作不稳定、工作效率较低且摇青效果不佳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平稳且工作效率高的新型茶叶摇青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茶叶摇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横向设置有由竹篾编织而成的长筒形摇笼,所述长筒形摇笼上开设有进出茶口并设置有用于盖住进出茶口的网眼翻盖,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有换向器,所述换向器的输出端经离合器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的输出端与长筒形摇笼的转轴相连接,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电机和离合器的控制电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茶叶摇青机通过两个减速机构使得长筒形摇笼平稳转动,不仅有利于茶叶内水分的均衡分布,而且有利于茶叶与长筒形摇笼内壁的摩擦以及茶叶与茶叶之间的摩擦,摇青效果好,保证茶叶具有较高的品质。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长筒形摇笼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长筒形摇笼,2-1-进出茶口,3-网眼翻盖,4-电机,5-第一减速机构,6-换向器,7-第二减速机构,8-离合器,9-转轴,10-控制电箱,11-横条,12-纵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茶叶摇青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横向设置有由竹篾编织而成的长筒形摇笼2,所述长筒形摇笼2上开设有进出茶口2-1并设置有用于盖住进出茶口2-1的网眼翻盖3,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构5,所述第一减速机构5的输出端连接有换向器6,所述换向器6的输出端经离合器8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构7,所述第二减速机构7的输出端与长筒形摇笼2的转轴9相连接,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控制电机4和离合器8的控制电箱1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茶叶的发酵效果,所述长筒形摇笼2内壁设置有若干道凸起的横条11,所述长筒形摇笼2内壁设置有若干道凸起的纵条12,所述横条11和纵条12使得新鲜茶叶与长筒形摇笼2内壁、茶叶与茶叶之间更容易发生相互摩擦,引起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多酚酶氧化,诱发香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速机构5为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7为链条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减速机构5和第二减速机构7使得长筒形摇笼2平稳转动,使得叶片水分均衡分布,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先将茶叶均匀放入长筒形摇笼2内,一般茶叶高度以刚好盖住转轴9为宜,扣好网眼翻盖3;再通过控制电箱10接通电源、结合离合器8,接着合上闸刀开关,让长筒形摇笼2运转,摇青时间、次数与间隔时间依气候季节和做青程序控制灵活掌握;摇青结束,断开闸刀开关,打开网眼翻盖3缷叶,清扫长筒形摇笼2内余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归来客有机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方形截面弹簧的张紧轮
- 下一篇:汽车减震器连杆缓冲减震外壳保护装置